退一步,即使你的孩子天生比別的孩子更喜歡讓家長抱著,也不是件壞事,孩子幾年間就長大了,用不了幾年,父母想抱也沒有那么大力氣,而且孩子也不讓你抱了。記憶中有許多懷抱孩子的印象,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是發(fā)展其智力,讓其智力不單以加法增長,而是以乘法遞增的最好、最簡單的辦法。
從孩子一兩歲開始,就可以嘗試幫孩子建立語言和文字間的聯(lián)系。盡早認字并進入閱讀,這對兒童早慧作用十分明顯。傳說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其象征意義十分深刻。文字的出現(xiàn)于人類來說是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人從此不再蒙昧,開始有了洞悉世界,俯仰乾坤的能力——文字的力量,于個人來說也是一樣的。在各類杰出人物中,你可以找出不少學歷不高的,但你幾乎找不到從不閱讀的。
電子時代信息太多,吸引孩子的東西也太多,如果孩子基礎識字任務完成得太晚,閱讀興趣沒有在早期建立,很可能孩子會一直停留在不愛閱讀、淺閱讀的水平上。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培養(yǎng)起了閱讀興趣,長大后博覽群書,那么父母對孩子的智力啟蒙就不僅是合格,而是令人羨慕了。
關于識字,3000漢字要學五、六年的教學模式非常落后,它尤其不適應現(xiàn)代社會生活,F(xiàn)在資訊這么發(fā)達,家長們幾乎都識字,如果方法得當,孩子完全可以在學齡前不知不覺地輕松完成基礎識字任務——這方法在我的另一本書中有專門陳述,許多家長采用同樣的方法,都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這里再次強調(diào)的是,千萬不要用笨辦法教孩子識字,否則會提前敗壞孩子的識字和閱讀興趣。
起初,家長拿一本書給孩子講時,孩子可能不會全神貫注地聽,聽幾句就去玩別的,也可能會把書搶過去亂翻,甚至撕了,這些都很正常。孩子往往不可能乖乖地坐著聽你講故事,有時可能是他更想知道別的內(nèi)容,或確實不想聽了。家長不要強行讓孩子安靜聽故事,也不要打開一本書就必須從前往后講,孩子翻哪頁就講哪頁,或感覺他不想聽就不再講,來日方長,順其自然,不要讓孩子覺得講故事是件令人厭倦的事,孩子和家長的互動始終愉快就好。至于撕書,就讓他撕幾本,他在用小手感覺世界,“撕”也是閱讀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