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世界不能沒有愛!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同情心、愛心是幼兒園社會活動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F(xiàn)代生活中,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得到家庭、社會關愛多、照顧多,而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意識比較淡薄,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殘疾人,歧視殘疾人,討厭殘疾人,看見殘疾人甚至直呼他們瞎子、聾子,因此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殘疾人,讓幼兒學會關心、愛護殘疾人是迫在眉睫的事。
愛心是人類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是造就健全人格所需要的關鍵因素。愛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溫柔、親切的感覺,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讓幼兒在體驗中萌發(fā)愛心,就是要讓幼兒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體驗到關愛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關鍵詞】: 學會關心;學習殘疾人;體驗;愛護殘疾人作者姓名:陸小霞教齡:16職務:教師地址:江蘇省如皋市如城鎮(zhèn)實驗幼兒園郵編:226500電話號碼:13862732466江蘇省如皋市如城鎮(zhèn)實驗幼兒園 陸小霞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世界不能沒有愛!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同情心、愛心是幼兒園社會活動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F(xiàn)代生活中,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得到家庭、社會關愛多、照顧多,而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意識比較淡薄,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殘疾人,歧視殘疾人,討厭殘疾人,看見殘疾人甚至直呼他們瞎子、聾子,因此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殘疾人,讓幼兒學會關心、愛護殘疾人是迫在眉睫的事。
交往是人類信息(知識、情感)溝通的重要途徑,它能讓我們幼兒的人格獲得完整的發(fā)展,在創(chuàng)設游戲時,教師應以合作伙伴的角色,以寬容、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和幼兒交往。充分運用同伴分享、成果展示、經(jīng)驗交流、親子活動等形式,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幼兒的交往欲望,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增進幼兒的交往體驗。
愛心是人類特有的,最偉大的情感,是造就健全人格所需要的關鍵因素。愛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溫柔、親切的感覺,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讓幼兒在體驗中萌發(fā)愛心,就是要讓幼兒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體驗到關愛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讓幼兒進行了了解殘疾人、學習殘疾人、關心殘疾人的活動。在活動中,為了讓幼兒進一步體驗殘疾人的痛苦,老師把幼兒的眼睛蒙上,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通過活動,使孩子知道應該正確對待殘疾人,關心幫助殘疾人,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誡教師:“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時時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因此,我盡可能為幼兒創(chuàng)設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如《關愛殘疾人》主題活動時,我在活動中準備的材料:盲杖、盲道、眼罩,課件《千手觀音》、《牽手》等都種形式讓幼兒學會尊重、照顧殘疾人。通過游戲讓幼兒親自去了解、感受、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便與困難,從內(nèi)心激起他們想幫助殘疾人的欲望,激發(fā)孩子的同情心、愛心 ,讓他們能夠更好的關愛他人。
如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觀看課件,了解什么是殘疾人。在活動中,為了讓幼兒進一步體驗殘疾人的痛苦,老師把幼兒的眼睛蒙上,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一開始沒有人攙扶走路時,讓幼兒體驗盲人的不方便,再一一結(jié)對走時,幼兒走對了路線的同時,體驗到我們要幫助盲人時自己快樂的心情。深刻的體驗盲人看不見美麗的世界是很不幸的,他們的一切行動都是通過辨別聲音、手指觸摸來完成的。讓幼兒懂得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才能幫助周圍看不見的人們。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觀看錄像《牽手》時,讓幼兒知道他們雖然身體殘疾,但是他們有一股自強不息的精神。
那他們平時生活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呢?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游戲中的幼兒最和諧、最真實、最自然,獲得的體驗最深刻。我設計了游戲《單手吃糖》,讓幼兒藏起一只手,只用一只手來吃糖會怎樣?通過幼兒吃糖的游戲,說說不用手的感覺,體驗他們的不便。你會怎樣幫助他們?讓幼兒討論。在游戲“用手走路運球”中,幼兒體驗一條腿走路,沒有腿又怎么走路?小朋友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有的幼兒用一只手爬,有的用兩手撐著走,有的像解放軍匍匐著走,走時還要注意游戲規(guī)則兩條腿不能使勁。游戲結(jié)束之后都說:“好累啊”!這些殘疾人走路真不容易,從而產(chǎn)生了要幫助殘疾人的欲望。也深刻體會到保護好自己的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幼兒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被認可的快樂。當幼兒失敗時,我則鼓勵幼兒,并更多地為幼兒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幼兒在成功的體驗中逐漸積累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