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綱要》中指出教材的選擇既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蟲蟲是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歡的動物,而對于農(nóng)村幼兒而言,蟲蟲也是他們常見的東西,結(jié)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我們選擇了兒歌游戲《蟲蟲飛》,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朗讀和記憶,幼兒很容易理解,在學習時不用刻意去記憶,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fā)展幼兒的語言,同時還能通過活動將幼兒零碎的經(jīng)驗進行整合,幫助幼兒提升經(jīng)驗,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二、活動方案及修改意見:
蟲蟲飛(第一研)
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掌握詞匯“喝露水”、“踢踢腿”、“排排隊”、“睡一睡”,發(fā)準字音“睡一睡”。
2.玩手指游戲,運用聽說游戲的方式感知、理解兒歌內(nèi)容。
3.積極參加活動,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蟲蟲紙偶一對。
活動過程:
1.集體閱讀詩歌,了解兒歌中的角色及小蟲飛到的地方。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引導幼兒認識畫面中的不同地方:草地、花園、天空、樹杈。學習相應的詞語:草地、花園、天空、樹杈。
2.教師借助教具和形體動作示范朗誦兒歌。
★講到“蟲蟲蟲蟲飛飛飛”時,手指木偶先相互碰一碰,然后兩手分開做飛的樣子。
★講到“飛到草地踢踢腿”時,加上踢腿的形體動作。
★講到“飛到花園喝露水”時,做喝水的形體動作。
★講到“飛到天空排排隊”時,兩手側(cè)平舉,做排隊狀。
★講到“飛到樹杈睡一睡”時,雙手抱臂頭枕在手臂上,做睡覺的樣子。
二、聽老師有表情地朗誦歌謠。
三、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謠內(nèi)容。
1、歌謠的名字叫什么?你聽到老師念了些什么?
2、斗蟲蟲,咬什么?寶寶怎么樣?
3、蟲蟲飛上天,寶寶哪里玩?
4、蟲蟲飛,寶寶到什么?
四、跟著老師邊念歌謠邊做動作。
1、斗蟲蟲:兩食指相互碰點。
2、咬手手:兩手大拇指和小拇指伸出放胸前晃擺。
3、寶寶一百九十九:雙手并攏打開成花狀放至下巴邊點頭。
4、蟲蟲飛上天:雙手打開作飛行狀。
5、寶寶地上玩:兩兩結(jié)伴做拍手游戲。
6、蟲蟲飛:雙手打開作飛行狀。
7、寶寶看:手放眼前做眺望狀。
8、撲翅撲翅飛上天:雙手打開作飛行狀。
活動延伸:
在家里,家長可與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表演。
第一次討論意見:
(優(yōu)點略。)
建議:
1.活動中教師在朗誦兒歌的時候語言及動作要更加形象、生動、夸張,吸引幼兒。
2.活動準備自制圖片改為立體式的教具,更形象,更美觀。
3.活動目標應該更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