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是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習慣的關(guān)鍵。
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他使人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滿足。從興趣入手,激發(fā)幼兒的內(nèi)部動機,可以保證幼兒閱讀活動的順利進行并取得積極的閱讀效果。因此,引導和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是培養(yǎng)幼兒閱讀習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首先,我們要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閱讀活動不能是單純的讀書,必須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以激發(fā)幼兒興趣。在實踐中,我們采取了競猜閱讀這一方法,告訴孩子故事的開頭,讓他們帶著疑問去探索,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故事情景閱讀法,表演閱讀法等也是常用的好辦法。
其次,要提高幼兒自主閱讀的能力。我們不僅要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有些幼兒的閱讀習慣很差,每過幾分鐘就要換一本圖書,并且沒有愛護書本的意識,隨意撕毀、破壞圖書,沒有正確取放圖書的方法。所以教師首先要指導幼兒"正確"的看書,建立閱讀的常規(guī):如不能將書倒置,按順序看書,用大拇指和食指翻書,輕輕拿放書本,愛護書本等,并很好,有效的實行之。讓孩子牢記于心,并努力做到。慢慢地就自然而然養(yǎng)成了。教會孩子在閱讀中思考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幼兒自主閱讀的關(guān)鍵,進行早期閱讀指導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孩子通過閱讀認識社會,促進社會化的發(fā)展。
再次,我覺得創(chuàng)設適當?shù)膯栴}情境,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在幼兒看書之前,老師向幼兒提出一些有關(guān)書中的內(nèi)容、情節(jié)的問題。使幼兒帶著問題去看書,滿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家園合作,共同指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
首先,家長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讀書的榜樣。如果父母在閑暇時經(jīng)?纯磿⒆硬煌潭鹊臅䦟a(chǎn)生興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會對幼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是這個道理,家長可利用這一契機,每天都能抽出一定的時間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不僅能和孩子交流感情,也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早期閱讀習慣。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很難一個人堅持看完一本書,但是如果有了父母的參與,情況便不一樣了,孩子會充滿興趣地和父母一起講故事、念兒歌。
其次,家長要認清誤區(qū),早期閱讀并不等于識字。由于現(xiàn)有的教育制度及"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不少父母將早期閱讀完全等同于讀寫和識字,將早期閱讀這一充滿童趣的活動變成枯燥乏味的學習,嚴重地扼殺了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其實,兒童早期閱讀教育的重點不是能讀、寫多少字和詞,而是通過閱讀中和成人的交流、自主的思考積累經(jīng)驗,促進孩子想象力、思考力和探究精神的發(fā)展。所以,家長在指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時,一定要認清誤區(qū),讓孩子始終在愉快的閱讀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成功的鑰匙就在你手里
作為老師來講,我覺得正確的指導幼兒進行閱讀至關(guān)重要,大家都知道,幼兒的能力是有限的,閱讀活動帶有很大的盲目性、隨意性和依賴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確指導。而教師的作用就在于為幼兒提出明確的閱讀目的,提出一定的任務和要求,幫助幼兒成功的進行閱讀活動。先是面向全體幼兒介紹書的封面、封底,邊講解邊向幼兒示范看書、翻書的正確方法,合上書后,封面朝上,正確的放回書去,然后每位幼兒參與取書、看書、放書的過程。教師及時知道。然后是參與幼兒的閱讀,并隨時給予指導。如:為幼兒朗讀圖書,及時鼓勵認真看書的幼兒,使幼兒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最后是與幼兒交流讀后感。讀完一本書,應與幼兒交流一下讀后的感受。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閱讀情況,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感受。我班的蔣王磊小朋友,閱讀的習慣不好,看書時總是一本書大概翻上幾頁就換書。為了培養(yǎng)他的閱讀習慣,我先請他帶著任務去看書。如:請他看完書后給大家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他看書有了明顯的進步。他很愿意通過看書與老師、小朋友有更多的交流,得到老師和伙伴的贊許與肯定。在不知不覺中,王磊已養(yǎng)成了較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