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的去選擇游戲的方式方法、規(guī)則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jié)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從而也會體現(xiàn)出游戲是幼兒基本活動的真諦。
三、評價游戲化,人人參與是關鍵《幼兒園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diào)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必要手段。”而幼兒園又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因此,有效的游戲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以往的游戲活動中,在評價這一環(huán)上,評價的內(nèi)容和方式很保守,趨向于一種模式化的“套路”:大部分都由教師充當評價的主角,幼兒只是被動地應答或靜靜地坐著聽,評價游戲中幼兒是否能遵守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是否能堅持到底,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材料,是否能與他人合作等。這種評價不能體現(xiàn)《綱要》中“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的發(fā)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平時觀察所獲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幼兒行為表現(xiàn)和所積累的各種作品等是評價的主要依據(jù)”的精神。為此,我們以快樂為宗旨,人人參與評價,通過合理的激勵方式,最大程度地滿足孩子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使他們真正體驗成功的快樂,讓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fā)展。
(一)作品展覽會,自我解說區(qū)角游戲活動之后,孩子們會產(chǎn)生許多的得意之作,作品五花八門,種類繁多,雖然有些作品很“粗糙”“簡單”,有的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東西”,不值得一看。展出來也是“亂七八糟”,其實不論在大人眼里是多么“不象”,多么簡單的東西,都無不凝聚著孩子們的智慧和“心血”,而且每一件小小的作品,孩子都能講出一個精彩的故事,因此我們將孩子們的作品放在特定的展示欣賞區(qū),并請這些作品的制作者進行講解。在玩泥游戲后只見劉志文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我們左看右看不知道是什么”的泥疙瘩,迫不及待地放上了交流臺,并興致勃勃跟小伙伴講開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做的是什么嗎?告訴你吧,這上面高高的是兩座山,一座大,一座小,中間還有一條瀑布流下來,下面的是我和哥哥在那里看瀑布……”聽著他滔滔不絕的話語,再看看他臉上始終洋溢著的幸福與滿足的笑容,我想,這是其他一切言語評價所無法實現(xiàn)的。采用這樣的評價方法,面向全體幼兒,即使能力弱的幼兒也有了展示作品的舞臺,他們一有空就自發(fā)地去看作品、評作品、介紹作品,以此激起了幼兒再游戲的極大熱情。
。ǘ┯螒蛟u價,自己展示的舞臺在“美美服裝廠”游戲中,通過老師指點后,小朋友想辦法用各種廢舊物品,制作了許多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服裝;有樹葉做的印第安人裝,桌布做的公主裙,塑料線扎線做的超短裙,光盤做的禮服,孩子們把它穿在身上,伴隨著歡快的音樂,在強烈的自豪感的作用下,時裝表演開始了,孩子們的一個微笑,一個亮相,一個轉(zhuǎn)身,都顯得那樣的沉著自信,更有一些孩子在大膽地與你對視,在她的眼神中,我們能讀到的是“你看我行不行?”“我的服裝美不美?”……由此可見,這種評價方法,不僅最大程度地通過孩子的自我表現(xiàn)、自我展示來達到自我激勵的目的,而且還把一些潛在的游戲資源充分挖掘出來了。
總之,在快樂的基礎上,遵循人人能參與評價的原則,體驗游戲樂趣,在游戲中自主學習,快樂成長!
游戲作為幼兒教育區(qū)別于小學教育的一種特有的教育手段,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游戲?qū)τ變褐橇Α⑸鐣浴⑶楦械鹊陌l(fā)展有促進作用。游戲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最為幼兒喜愛,最能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因此,游戲?qū)τ變旱男睦戆l(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作為幼兒園老師,我們雖是“小”老師,卻有“大”智慧,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摸索,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