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逐漸地形成了這樣一種氛圍,就是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所以,我們的孩子身上散發(fā)出的那種無窮的潛能和那種思考、智慧的火花正在不斷的顯現(xiàn)、迸發(fā)出來。在操作中孩子會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且也有了初步的問題意識,他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如自言自語來表達自己的困惑,這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因為孩子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自己在操作和玩弄,只有在這種“自己問自己”的過程中才會逐步過度到去問同伴或成人。所以,關(guān)注孩子的這種自言自語式的提問,讓孩子的潛能不斷開發(fā)!
四、 創(chuàng)造和想象區(qū)域活動更是一個表達、表現(xiàn)、展示自我風(fēng)采的舞臺。在這里,孩子們用自己靈巧的小手繪制、搭建了一副副奇妙的作品,而且各具特色;在這里,孩子們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編構(gòu)出了一個個充滿童真的故事;在這里,孩子們用自己的表演表達著對太空的向往……實錄:“我是太空人”小組的孩子剛開始表演太空人不知如何下手,更不能堅持很久,他們只是不停地飛到這里,飛到那里。后來,我讓他們?nèi)タ纯从嘘P(guān)楊利偉或其他太空人的一些飛行以及生活照。查英杰小朋友看了后說:“太空人頭上戴頭盔的,明天我把我的小頭盔帶來,這樣就象太空人了。”第二天,他真的把頭盔帶來了,戴在頭上后只露出眼睛,還真有點太空人的味道了,令其他孩子羨慕不已,他們也陸陸續(xù)續(xù)地把自己的小頭盔帶來了。不久,一支“航天員”隊伍出來了。他們對太空人的生活最感興趣,也表演得好玩又逼真。有的孩子為了表現(xiàn)航天員衣服上的象“尿不濕”一樣的尿液吸收系統(tǒng),他們找來了廢舊包裝紙,煞有介事地表演著上衛(wèi)生間,讓人忍俊不禁;有的孩子抿緊了嘴巴,嘴里一嚼一嚼,好象真有什么好東西,他們說太空人吃東西只能這樣閉好嘴吃,不然食物會飛掉的;有的孩子在表演太空人睡覺時想盡了辦法,他們剛開始是睡在拼好的椅子上,后來有的孩子提出了意見:“你這樣睡覺在太空里要飛起來的。”那怎么辦呢?他們從表演區(qū)里找到了彩帶,把椅子拼的“小床”和“宇航員”綁在了一起。嘿,這樣人就可以安穩(wěn)地睡覺了。后來,又有孩子用彩帶綁在了自己的小床上、綁在了墻上……真佩服孩子的想象力,只有孩子才有這樣的表演天賦和才能,成人是不可能象孩子那樣大膽而富有創(chuàng)意的。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替代物來表現(xiàn)表達,充分體現(xiàn)出他們的一種表演的欲望和潛能。
五、 經(jīng)驗的提升幼兒在探索事物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是邊做邊調(diào)整,幼兒先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再進行探索實踐,經(jīng)過不斷地探索,幼兒的認知達到了更高的層次。教師應(yīng)了解幼兒的所需,及時地提供圖書、VCD等資料,使幼兒的探索活動能順利地進行。
設(shè)計宇航服小組的沈嘉琦小朋友最初畫的宇航服很簡單,也畫了很多?墒切∨笥褌兌颊f她畫的宇航服和我們身上的衣服沒什么兩樣,她有點不高興。這時,我向她推薦了孫沁怡小朋友帶來的宇航服的書,她仔仔細細地觀察著。后來,她畫的宇航服漸漸地變“厚”了,口袋也多了起來,她還自己設(shè)計了一個圓形的按紐,她說這是一個保護自己的裝置,在太空里碰到危險會象警車一樣叫的。她的想法和設(shè)計博得了孩子們的陣陣喝彩,也吸引更多人去研究設(shè)計宇航服了。下面兩副圖是她兩次設(shè)計的不同的宇航服:
制作飛船、火箭小組的孩子們剛開始制作時,只能想到用兩三種材料進行拼湊、堆高造型。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何樂筠小朋友她一直在擺弄豆腐盒,她把兩個豆腐盒合在一起,我猜想這是飛船的船艙,后來,她又去拿了剪刀在船艙上做著什么,但卻沒看見她拿其他材料,我沒有去打擾她,只是靜靜地觀察著她,過了一會兒,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她的船艙上多了一個“窗戶”,不是外面貼上去的,而是很明顯的用剪刀剪出來的。我真的是太意外了。她沒有象別人一樣用粘貼、堆高的技能,而是運用到了挖孔、鑲嵌的技能。后來,我發(fā)現(xiàn)又有很多孩子象她一樣也開始了這樣一種制作方法:挖孔、開洞、截斷……我們的“神舟飛船”也越來越有趣、越來越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