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兒時的時光,總是單純而透明。到現(xiàn)在,我還是很懷念那一段時光,那段記憶就像天上的星星,明明是真切的存在著,卻永遠也觸碰不到了!兒童是國家的明天,在兒童時期的教育更加重要,所以我們要重視兒童文化,要深入了解兒童文化,關注兒童的未來。
關鍵字:兒童、教育、尊重、融入兒童世界
兒童時期是我們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來的一個階段,那段透明澄澈的年華,你還記得多少?你還留戀著嗎?正如袁牧的詩中所寫的"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小的時候的那段天真單純的時光,不知不覺地就從我們的手中流逝了!兒童文化是兒童自己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兒童之間相互認可的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行為方式和相互認可的游戲規(guī)則。如果你想要充分地融入到兒童的世界里面去,你就應該要好好地修修這門課程了。
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表明,幼兒時期,特別是3歲之前是一個人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很多人的生活缺乏安全感往往是在這個時期出的問題。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特別的關愛孩子,孩子一生都會特別有安全感。就如同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不懂得要如何去愛。所以一定要關心孩子的每一個細微的心靈變化,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關心兒童,給孩子一個沒有陰影的童年,同時也給孩子一個無悔的人生。
如果你不首先培養(yǎng)活潑的兒童,你就絕不能教出聰明的人來。------雨果
兒童的表現(xiàn)形式又有哪些呢?爸爸媽媽又能夠從哪些方面感受到孩子的心理變化呢?
有的小孩子很外向,就會很直接開口表達出內(nèi)心的想法,比如:"爸爸,這個阿姨很漂亮!"。很直接的,爸爸媽媽就會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內(nèi)心活動很明了的。有的小孩子不愛說話,但是他們會通過自己的其他的行動來表達,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要密切的關注了,比如:孩子的一幅畫,他在紙上的涂鴉就能表達他此刻的心事。如果他在紙上畫了不久前看見的一位阿姨,就能表達出這個阿姨留下的印象很好,小孩子很喜歡這位阿姨!
此外,爸爸媽媽們應該對心理學有大概的了解。比如顏色所暗示的心情和心理健康,暖色系能說明孩子的心理是很陽光的、很健康的。而當孩子過多的使用冷色系的時候,你就應改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了,好好想想最近有什么事情影響到了他。應該及時的解決,不要一拖再拖。拖下去,只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和影響。
兒童文化與成人文化之間是有區(qū)別的,爸爸媽媽要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當然不要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一步一步來,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擁有一顆想與兒童和睦相處的心,要有與兒童融洽相處的思想和沖動。要是你一開始就不懷好意的接近他,兒童的心思是很敏銳的,你的出現(xiàn)只會傷害他,讓他留下陰影,造成不好的影響。
其次,要充分的尊重兒童。很多研究兒童文化的大師們都不斷地提出:要尊重兒童,兒童是我們的老師,兒童文化是成人文化的根源等等類似的觀點。所以我們要尊重兒童,不要站在年齡的角度上來對待兒童,要互相平等對待,尊重兒童的細微的情緒變化、尊重兒童的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尊重兒童的奇幻的想象空間。
再次,要學會傾聽。做一個有耐心的人,兒童需要你的細心和耐心的呵護,他們才能茁壯成長。我們在與兒童相處的過程當中,不能一廂情愿的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兒童的身上,我們要尊重他們,做決定之前要先傾聽一下兒童的意見,他們是與大人一樣的,是家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具有發(fā)言權的。
最后,要學會教育兒童。正如思想家盧梭所說的:"兒童第一步走向邪惡,大抵是由于他那善良的本性被人引入歧途的緣故。"爸爸媽媽要起到一個指引的作用,不能光是對孩子寵愛有加,而放任他為所欲為。切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能讓兒童朝著我們所不期待的方向發(fā)展,這就需要做到時時關心兒童的心理變化了,做一個細致的合格的爸爸媽媽!當然,還有兒童身邊的其他的人群,比如哥哥姐姐、老師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