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開學初,幼兒稀稀落落地念《弟子規(guī)》,可是現在,他們卻能一口氣念很長很長的一段,讓老師、家長、親戚朋友們刮目相看。這其中,蘊涵著我們老師多少的努力。在帶幼兒誦讀《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我深有體會:沒有笨孩子,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要我們老師多用各種方法,準能激發(fā)幼兒的誦讀興趣,讓他們喜歡上誦讀,愛上誦讀,把誦讀當成是件快樂的事情,并從中享受誦讀帶來的樂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助推器。有了興趣,再困難的活動幼兒也會樂此不疲;少了興趣,再重要的學習活動幼兒也會覺得索然無味?鬃铀詷O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進而才能“樂在其中”,達到“樂之”的境界。因此能否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是經典誦讀活動成敗的關鍵。
一、成人熱力感染興趣經典誦讀活動宣傳動員會上許多家長就表示非常地贊同、支持此項活動,而活動開展中家長也正是這樣的。幼兒在幼兒園學經典,家長在家跟幼兒學,幼兒成了父母的教師,更加興致昂然。幼兒覺得自己比父母本領大,會念那么一長串的古詩文。如:我班的徐望庭小朋友,每天晚上要和媽媽念一段《弟子規(guī)》再睡覺。哪天如果媽媽太累,他就一個人捧本書自己念。他媽媽說:“現在哪天不念《弟子規(guī)》,感覺那天就少做了件事。”在幼兒園,我們教師也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帶幼兒一起讀,我們和幼兒比誰第一個背誦出來。千萬不要小看幼兒,他們背誦得可比我們成人熟練。家長和教師高度的信心和熱忱感染了幼兒。正是由于周圍成人熱力地支持誦讀,幼兒越學越帶勁。
二、情感維系興趣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輕輕地撫摸對于幼兒來說都是極大的鼓舞。教師讓幼兒覺得可親,幼兒也會因教師而喜歡讀經典。我們無須多說,幼兒自然明白我們眼中的含義,他們會跟著我們一遍一遍地念下去。我們?yōu)橹袆印?/p>
三、成就感提高興趣幼兒每完成一件事,就想知道成人的態(tài)度,期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認可,這是幼兒的重要心理特征。我們知道幼兒讀得越好就越喜歡讀,所以教師要維持其成就感。對于念得好的幼兒固然要多加贊賞,讓他有成就感。對于念的慢的幼兒,只要有進步即當表示滿意,加以贊賞,也會讓他得到一種成就感。幼兒背誦經典,能背熟背完整當然好,會背其中一句一段也無妨。一句“你真棒”“你真聰明”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獎勵。我們老師不要吝嗇自己鼓勵的語言。
小班的幼兒更注重更喜歡的是一些物質獎勵方式,獎個五角星,小紅花,貼花紙,獎粒糖,獎塊小餅干等,他們會因為得到一個獎品而欣喜若狂。我盡可能地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請能力強的幼兒做小老師上來領讀,滿足一下他們的表現欲;對能力一般和較差的幼兒,我讓他們幾個人一組上來表演。我們班上有個怪脾氣的李奕迅,平時請他一個人表演節(jié)目,動員半天他都不肯挪動一下腳步。但是我們發(fā)現他念《弟子規(guī)》很專心,請他上來背誦弟子規(guī),他起初是扭扭捏捏,后來是愉快地接受,現在是掙搶著上來念。從他的例子,我們看到背誦古詩文讓幼兒找到了自信,獲得了成就感。
四、變花樣激勵興趣讀經典所能變的花樣是在讀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帶讀、或齊讀、或接龍、或默讀、或邊做身體動作邊念、或邊敲打樂器邊念。但是小班的幼兒有意注意時間短,好動,我們就多采用一些身體動作與念相結合。如:有節(jié)奏地拍手念、兩人對拍念、敲打積木念。
花樣是人想出來的,只要我們推崇此項活動,只要我們一心為了幼兒,一定會想出各種花樣來讀經典。但如不會變花樣,只是平平常常亦可,有時平平常常也有種吸引人的“士氣”,其中也有趣味。幼兒的興趣被誠懇所感動,并不是非玩花樣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