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與家長達成共識,提高幼兒德育效果目前在幼兒園中普遍存在這一現(xiàn)象,很多家長注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輕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家長多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園學習情況,而對孩子自私、霸道、任性等問題行為卻無動于衷,有時還進行錯誤引導:"別人打你,你也打他"你打贏了,真厲害",這些錯誤的教育嚴重阻礙了幼兒德育的發(fā)展。因此,只有主動取得家長配合,與其達成共識,才能真正提高幼兒德育效果,鞏固優(yōu)良的品德和習慣。工作中我經(jīng)常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如電話、面談、家訪、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及時了解幼兒在家中的情況,同時又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內(nèi)的表現(xiàn)。利用"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幼兒園對幼兒品德教育的要求,張貼我園對幼兒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幼兒十要十不要守則》,介紹在德育方面有成效的家長經(jīng)驗之談,讓家長明確幼兒德育的重要性,端正自身的教育觀點,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協(xié)調(diào)一致,使德育工作產(chǎn)生實效。
五、德育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對幼兒進行德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方法不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則效果不明顯,那種空洞的說教式顯然不適合幼兒。
真正的適合幼兒的德育方法,一定要符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要易于接受。要由近及遠,由淺及深,調(diào)動幼兒現(xiàn)有的各種感官認識和知識經(jīng)驗,利用幼兒喜愛的人或物對他循循善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外甥女今年4歲,每次都不好好吃飯,一次吃飯只吃幾口就去看《小雞不好惹》,我對她說,"你看,雞小龍多愛吃飯,吃的多,才能有力氣和黃鼠狼瘦高高、胖乎乎作斗爭,你不吃飯不如雞小龍,快點,把你的飯都吃了和雞小龍比比誰的力氣大"。果然,她又跑到飯桌前把剩下的飯吃完,還大喊"雞小龍不如我吃得多"。
其實,很多時候利用這種誘導比用強硬的語氣命令要管用。要是換種語氣"快點把飯吃完,要不然不能看《小雞不好惹》!"這樣的話可能愈發(fā)激起了幼兒的逆反,有時候他會覺得大人在和他玩,越是讓他去東他就越往西。
可見,對幼兒進行德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與不知不覺中開展德育,即"育教于樂""育教育與生活"只有這樣的幼兒德育,才是科學的,有效的。
古人云"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也就是說,孩子們可以先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一磚一石"的行動,壘筑起"善良感情"的高樓大廈。通過一件件小事,是孩子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為他人盡責任。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在行為上也就自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