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九月,又即將有一批天真爛漫、活潑聰穎的兒童跨入小學門檻,進入一年級,開始他們嶄新的學習生活。對于這些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孩子們,讓他們安安靜靜,老老實實的坐在座位上,聽老師把一節(jié)課上完,我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通過本人去年任一年級數(shù)學一學期以來,事實證明的確如此。一個課時的內容要兩課時才能完成,因為學生根本不聽課。即使一節(jié)課完成了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但最后通過作業(yè)反映出來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連基本的教學任務完成都很困難,更不用說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了。嚴峻的現(xiàn)實讓我陷入沉思中。一開始我認為問題的癥結出在學生的課堂行為習慣差這方面,于是頗費周章的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習慣這方面進行教育。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轉變:教室里安靜了許多,變的有秩序了。一年級的學生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正當我準備積極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時,卻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人愿,孩子們雖然能乖乖的坐在座位上,嘴里也和著老師的話語后面念念有詞,甚至眼神都圍繞著老師的周圍,但我總覺著他們眼神里少了些什么……。后來從我提問他們語無倫次的回答時,從他們上課沒有神采的眼睛里我才真正領悟到行為習慣的教育收回的只是孩子們的身體,既使我們能夠維持課堂的安靜環(huán)境,也并不代表學生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在課堂上,他們心里想的依然是電視里有趣的動畫片,課間快樂的和小伙伴嬉戲等等。對于數(shù)學這個充滿思維碰撞火花的科目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在課堂上,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夠讓孩子們一上課就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小培養(yǎng)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呢?為此,我做了不少的努力和嘗試,通過自己諸多的實踐證明,讓孩子們對數(shù)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歡樂的氣氛中求知,不但有助于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讓我們的課堂教學事半功倍,還能為今后的數(shù)學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現(xiàn)在讓我來談談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學習興趣的幾點體會:
一、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用心靈的力量感召學生學習興趣回歸課堂。
大部分孩子的內心都渴望著與老師有著更多的情感交流,這其中包括著希望在課堂上被老師肯定,表揚;在學習遇到困難時受到老師的鼓勵和幫助;在犯了錯誤后能得到老師的原諒等等。在孩子的心中,老師是他們最愛戴的、最想親近的人了。所以,作為老師應該俯下身體認真傾聽孩子們天真的話語和每一刻的真情流露,尊重孩子內心的情感,和孩子真誠的溝通。在我看來,與其用各種外在的手段讓課堂變的熱鬧和華麗來吸引學生的眼球,還不如深入孩子們的內心用情感的力量感召孩子們真正的心靈回歸課堂,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我們班有一個小男生叫陳杰,媽媽是他的幼兒園老師,成績優(yōu)秀。在媽媽的班里自然倍受重視,每學期都拿獎狀回家。但到了一年級,新的同學,新的老師,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在陳杰心中也引起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課間總是悶悶不樂,很少與同學玩耍,課堂上幾乎不舉手回答問題。對此現(xiàn)象我及時的與該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在了解了上述情況后,我與陳杰耐心的長談了一次。在談話中我并沒有批評他,而是告訴他已經不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又長大了一歲,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男子漢了,不能總在媽媽的保護下生活……。聽完了我的話后,陳杰似乎明白了一些。在隨后的單元測試中陳杰考了100分,我借此機會在班上大大表揚了他。從他滿臉笑容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他重拾的自信。后來他的媽媽在給我的短信中提到陳杰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數(shù)學作業(yè),聯(lián)想到每次上數(shù)學課他都精神抖擻,對學習數(shù)學興趣十足的樣子,我由衷的感到欣慰,替陳杰驕傲。
二、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誘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重要工具,課堂上師生的交流最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而語言則是情感交流的載體。所以課堂上,教師的語言牽動著學生的情感、注意力和思維。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想適應他們的應該是形象生動而有充滿趣味性的幽默語言。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既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又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簡單換算時,我拿出一張五元的紙幣,讓學生用手中五角一元二元的人民幣來和老師換這張五元的人民幣。由于一年級學生還沒有更多的接觸人民幣,對于換算還不能很好的掌握。有的學生拿了兩張二元的人民幣和我換?吹綄W生這樣我并沒有直接指出他的錯誤,我想如果我直接告訴他還要再拿來一元錢,學生只會機械的照辦,但對于換算這個概念他們并沒有更深刻的認識。于是,我話鋒一轉,風趣的對他說到:"你認為老師會把五元錢換給你嗎?如果老師用五元錢換你的兩張兩元錢豈不是太吃虧了!"學生此時恍然大悟,明白自己手中一共只有四元錢,不能換老師手中的五元錢。一句"太吃虧了"生動的讓學生明白了換算必須建立在總價相等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更有趣的是有的學生用總價少的人民幣換來了多的人民幣,他會興沖沖的對老師說":老師,我和他換算真是太劃算了!"那位換算出錯的學生才明白過來。有的學生還在課間把人民幣的換算當作游戲樂此不疲的玩耍,感受學習數(shù)學帶來的快樂。所以說幽默生動的語言,既能調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