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長:
您好!
您的孩子在校學習這兩個月來,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我將自己獲得的經驗轉告大家,與大家共享,家園互動促進幼兒更大的進步。
1、攻擊性行為。習得攻擊性行為的過程是與兒童在家中得到父母的愛和認可直接聯(lián)系,一經習得就會保持相對穩(wěn)定。因此,要充分利用幼兒行為暫未定型的特點,抑制攻擊性行為,為他們順利進行人際交往掃清障礙。
2、交往技能差。如:解決沖突不能想出辦法占多數(shù),只能想出一種、兩種辦法占少數(shù),因而阻礙了幼兒與人交往。所以,家長也要要求孩子學會謙讓、協(xié)商、輪流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愿望及接納別人意見的能力。
3、能力強弱懸殊導致幼兒朋友少。如果幼兒不會出謀劃策,顯得笨手笨角,就會遭到同伴的排斥,從而幼兒就出現(xiàn)自我否定,自動與同伴疏遠,更加的不被看重。
4、儀表的差異。干凈舒適的穿,活潑大方的態(tài)度,構成了整體的美感,有吸引同伴的獨特魅力,反之,則遭到排斥。
5、家庭中缺乏同伴交往條件。部分孩子周末常是獨自玩,沒有同伴可以交往,相應的交往技能就得不到鍛煉。
6、家庭給予的交往經驗少。和諧的家庭能做到禮貌、謙讓,能容忍,善協(xié)商解決問題。在家庭教育上,家長應盡量給以幼兒交往的機會和經驗,讓幼兒贏得同伴的信任和依賴,而不是去獲取私利,傷害別人。
因而,應當積極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哪方面差,就幫助他哪方面,多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允許孩子消極行為的反復;要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才能減輕他們心中的憂慮,使他們獲得充分的自信;要讓幼兒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感受到別人的情感,克制自己善于做出適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