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八號是全世界婦女們的節(jié)日,對孩子們來說,媽媽是最親的一位,今天的美術活動課是畫媽媽,在活動過程中,當我問起你的媽媽長什么樣時,孩子們興奮不已,紛紛舉手發(fā)言,在個別孩子講述時,不少孩子也迫不及待的說出:“我的媽媽……”流露著對媽媽的熱愛之情,雖說媽媽是大部分孩子接觸最多的,最熟悉的人,但沒有真人,沒有照片,單憑回憶,在孩子頭腦中產生的媽媽形象總不如看到媽媽時產生的形象那么鮮明、完整、穩(wěn)定,而是媽媽大體的輪廓和一些主要的特征,如是否雙眼皮、嘴唇怎樣等等,孩子的記憶就比較模糊,孩子們對媽媽形象的記憶具有概括性。而且請個別孩子們講述是片面的、缺少整體性。
因此在孩子繪畫之前,我讓孩子們閉上眼睛,用言語再次刺激孩子,如:你的媽媽長得胖胖的,還是瘦瘦的;媽媽的頭發(fā)是長長的還是短短的……通過言語的刺激使媽媽的形象在孩子頭腦里更加的具體化、形象化,在繪畫時,孩子們更加得心應手。
在孩子心目中,媽媽是美麗的,他們盡自己所能把媽媽畫的最美,洋洋給媽媽戴上漂亮的發(fā)夾,悠悠把媽媽的臉涂成五顏六色的,她覺得這樣的媽媽最美,有的……,孩子們畫的有的和現(xiàn)實不符,在畫中有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使媽媽的形象更加的生動,雖說有些孩子構圖不是那么的完整,頭與身體的比例不是那么的恰當,線條不是那么的流暢,但畫中充滿著童真童趣,充滿著對媽媽的那份愛,這才是最可貴的,付出真情的畫,才是最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