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凱是我班聰明能干的孩子,老師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他都能明白要趕什么,而且榮譽感特強.可就是在老師不注意的時候調皮,可能是平時表揚的多吧,時間長了,在小朋友的心目中有了這種威信.所以我們經(jīng)常請他來當"小老師”,負責管好大家的紀律. .
有一天問題出來了,這天我照例請凱凱當了”小老師”,于是他就像我們一樣在大家面前轉著,一邊指指點點的告訴大家要坐好,不許離開座位,看孩子們這樣安靜,于是我就到辦公室拿東西了,就這么一會工夫,教室里傳來了吵鬧聲,“老師,他不聽我的話,不守紀律.”哼,就是不聽你的,你又不是老師,你自己也這么調皮.”.哦,原來是他為了履行小老師的職責就這樣兩個人發(fā)生了爭執(zhí),并用上了拳腳.真是頭痛了.
于是我就趕緊先平息了這件事,為了表示公平我還是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批評了貝貝,并叫他向凱凱道歉,這對自尊心很強手不了一點委屈的貝貝來說是多么沒面子的一件事啊!貝貝委屈極了,轉頭就坐下了.不過我也對當小老師的凱凱進行了教育.
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小老師的選擇不應該是隨意的,不能以自己的輕松為目的,應該給全班每個孩子有鍛煉的機會,在以后選小老師時,不在總是選某個人,發(fā)現(xiàn)誰有進步就選誰,也許這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