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寶寶已經(jīng)入園一個月了,現(xiàn)在都能全神貫注的聽老師講故事了,在幼兒園都變得能干了。我想到幼兒習慣的重要性,于是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他們剛來那會兒,對一切都很陌生。老師不認識、小朋友不熟悉,每天嘴里念著要媽媽,眼淚在臉上掛著。我們班的航航小朋友,是個白白胖胖,眼睛大大的一個男孩子,孩子有點嬌氣,他每天哭個沒完,幾天過去了,哭聲才停。還有幾個小男孩成天嘴上喊著媽媽、媽媽,慢慢的他們熟悉了幼兒園的環(huán)境,開始喜歡幼兒園了。現(xiàn)在在班級再也聽不到前段時間那么喧鬧的哭喊聲了,只有一個小男孩比較特殊,從開學一直哭到現(xiàn)在,不過比起開學似乎好了許多,讓我感覺到突然他們都長大了,一個月的適應(yīng)期他們都習慣了。
他們習慣了每天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早上一到九點多的時候航航就會走過來和老師碩:"唉,我還記得你哦!"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孩子們都是聰明的孩子,現(xiàn)在不知不覺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提褲子了,睡午覺的時候他們也會告訴我們我自己睡。
如果孩子做事總是依賴大人,那么,他們會缺乏獨立性,進而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所以我們應(yīng)該讓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飯的問題上,是家長們關(guān)心的話題,都紛紛告訴老師:"他不喜歡吃飯!""他不吃飯吃零食,他要人喂。"可是在幼兒園,我們讓幼兒自己吃,培養(yǎng)他們學會自己吃飯,我們只在旁邊幫助他們,我們班的翰翰小朋友到吃飯的時候喜歡下位亂蹦,后來一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老師陪著他吃,坐在他旁邊,慢慢他就習慣了自己坐在位子上吃。每天教他們脫鞋子、穿衣服等技能。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不僅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感,使孩子能對自己的生活、行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