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是一項任務艱巨而又辛苦的工作。實施這項管理工作的絕大多數(shù)是班主任,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有多方面的管理能力和超強的耐心。班主任每天除了對全班每個學生的學習負責以外,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紀律、衛(wèi)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況。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背后必定有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班級里每個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以至能否成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小學班主任更是一個復合型角色,當孩子們需要關心愛撫時,班主任就是一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溫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幫助他限期改正,使一個班成為積極向上的集體,學生能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班級管理工作可謂千頭萬緒,做起來十分不易,要做好更是不簡單。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到了高年級,有的學生有了逆反心理,班級里時常會發(fā)生一些預料不到的事,大事小事都會牽連到班主任,加之工作任務又重,更是讓人費盡心思。因此,現(xiàn)在好多教師都害怕?lián)伟嘀魅,特別是農(nóng)村地區(qū),師資力量薄弱,教師一人擔任多個角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重任就落到了班主任身上。
一、了解每個學生,從班級的實際出發(fā),制定目標。
每年,我重新接觸一個新班級,我都會向原來的班主任、科任教師和班級里的同學了解全班每個學生的情況,廣泛收集信息,認真做好記錄,為我以后開展工作打好基礎。不能全憑上一學年的期末檢測成績來評價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生受不同的環(huán)境影響,其體力、智力、興趣、愛好、性格等存在不同的特點,從學生家庭成員的構(gòu)成,家長的教育方法、要求入手,可了解學生個性、性格形成的原因,了解學生的學習、勞動態(tài)度;從學生在集體中的表現(xiàn)方面入手,了解學生水平、活動技能,以及對同學、對集體的態(tài)度;從學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入手,可了解影響學生成長的因素。學生特點了解清楚了,對進行個別教育、制定班級奮斗目標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選拔和培養(yǎng)一批班干部,發(fā)揮班干部的職能作用,建立班集體。
新學期初,我在了解了全班學生的情況后,組織召開班會,通過全班學生選出新一輪班干部,對今后如何開展工作做了要求和指導,提出了全班努力目標,激勵他們積極上進。有了班干部,我充分相信他們,放手讓他們?nèi)ス芾,?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班風。對不負責的班干部可以隨時更換,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職能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及時教育和培養(yǎng)有責任心、能力強、可以信任的,并且有一定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學生干部,對他們的職責明確分工,但要引導他們相互協(xié)作、團結(jié)一心。
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積極分子,組成班集體的核心。作為班主任的助手和可靠的信息員,及時向班主任反饋本班教學信息,為班主任出謀劃策。班干部要由那些品學兼優(yōu)、關心集體、能起帶頭作用,并在同學中有一定威信和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來擔任,要重視培養(yǎng)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級管理中,我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班級的各項管理責任到人,由班長全面負責,班主任及時督促,既信任他們,更嚴格要求他們,使他們真正為全班同學服務。同時,我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全體學生形成共識,熱愛班級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
三、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開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葉圣陶說:"我如果當小學教師,我將特別注意養(yǎng)成小朋友的好習慣。我想'教育'這個詞兒,往精深的方面說,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宏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淺的方面說,養(yǎng)成好習慣一句話就明了它的含義。無論怎樣好的行為,如果只表演一兩回,而不能終身以之那是扮戲,無論怎樣有價值的知識,如果只掛在口頭說說,而不能徹底消化,舉一反三,那是語言的游戲,都必須化為習慣,才可以一輩子受用。"
養(yǎng)成習慣教育主要包括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文明的禮儀習慣、良好的書寫習慣、熱愛勞動的習慣等。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我非常注重學生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在發(fā)展個性特長和掌握科學思維方法的同時,也讓他們真正學習如何做人。我班的一些同學總愛吃小零食,吃完后隨手往地上扔,我每次到教室,總是彎下腰撿起扔進垃圾桶,有的學生看到我這一舉動后,也急忙與我一起撿。就這樣,同學們慢慢地都變成了講衛(wèi)生、愛勞動的好孩子。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育 ,學生的言行、精神面貌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觀。我想只要我們持之以恒,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習慣的教育和熏陶,終會成為優(yōu)秀的學生。對此,變常規(guī)行為習慣為形成性行為習慣,班級事務實行量化考核制度,由班委干部執(zhí)行,揚長避短,即時表揚和批評,以鼓勵學生為主,最終會形成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
四、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引導教育學生。
"喊破嗓子不如親自彎腰示范"。教師要降低自己,走近學生,把學生當朋友。小學生具有向師性,教師良好的言行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種隱性的教育資源,學生從中能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作為老師,如果在工作中能以身作則,公正處事,將會給學生帶來表率式的激勵。如:要求學生遵守紀律,班主任首先做到有良好的師德;要求學生保護環(huán)境,講究衛(wèi)生,老師必須從小事做起,不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誠實守信……要求學生在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老師更應該身體力行地投入到勞動中去;要求學生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老師就應該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絕不能只是發(fā)號施令,紙上談兵。也就是說教師要用"人格塑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