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寶寶餓 用奶瓶喂奶粉
“我現(xiàn)在都在后悔,如果當初多學點哺乳知識就好了!”新手媽媽祝燕(化名)告訴記者,1年前,她生下寶寶時沒有奶。擔心寶寶餓壞了,家人偷偷將提前準備應急的奶瓶拿出來,兌上奶粉喂了小寶寶。
3天后,祝燕出院回家,乳汁卻慢慢來了。祝燕歡天喜地地準備喂寶寶母乳時,小家伙卻怎么都不肯吮吸乳頭。見屢試無果,無奈的祝燕只得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來,再放在奶瓶里讓寶寶吸。從此,寶寶只吃奶瓶,根本不吮吸祝燕的乳房。慢慢的,祝燕的乳汁越來越少,如今1歲的女兒只能完全靠吃配方奶粉了。
新生兒吮吸乳房好處多
“缺少寶寶的自主吮吸乳房,母親的乳汁分泌量會大受影響!”袁芙蓉表示,新生兒出生后應盡早讓其吮吸母親乳頭,促使乳房提早分泌乳汁,延長母乳喂養(yǎng)期,促進宮縮,減少母親產后出血,加速新生兒腸蠕動,促進胎便盡快排出,減少新生兒黃疸的發(fā)生。
袁芙蓉稱,由于并不是每位新媽媽分娩后都會立刻分泌乳汁或分泌足夠乳汁,盡管該院產科已嚴禁攜帶任何與人工喂養(yǎng)有關的東西,但還是有一些新媽媽擔心寶寶挨餓,偷著用奶瓶給寶寶喂奶粉。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有的寶寶只會習慣吃奶嘴,拒絕母親的乳頭,今后再想親喂母乳就很困難了。
產后1小時內要親喂寶寶
“在寶寶出生1個小時內,就要讓寶寶和母親乳房親密接觸!”袁芙蓉表示,越早讓寶寶刺激乳頭,可促進泌乳素的分泌,提高今后的乳汁量。最初幾天,新手媽媽會比較辛苦,每天大約要喂奶8~12次,每次20~30分鐘,按需哺乳。一般嬰兒出生兩三天后,母親的乳汁量和寶寶的胃容量就能達到平衡。
如果剛生產的母親暫時沒有乳汁是否可用奶粉代替?袁芙蓉表示,這是有臨床指征的。比如,醫(yī)生會先觀察寶寶的小便量,一般第一天寶寶小便一次,那就算正常,不用喂奶粉;如發(fā)現(xiàn)寶寶大小便減少,體重下降等,經(jīng)醫(yī)生判斷已達到配奶指征,就會開具醫(yī)囑用奶粉暫代。但絕對不可以用奶瓶喂,而是用小杯、小勺喂食過渡,然后等母親乳汁分泌后,轉換到親喂母乳。
支招
哺乳五大健康教育處方
1 母親乳汁分泌少該咋辦
嬰兒頻繁有效地吮吸,可以促進母親泌乳素的分泌,增加乳汁量,是母乳喂養(yǎng)成功最有效的方法。當嬰兒無吮吸能力時,可使用手動或電動吸奶器“吮吸”乳房,促進乳汁分泌。在母親乳汁分泌不足的情況下,嬰兒吸吮完母乳后,也可使用吸奶器“吮吸”10分鐘。
吸奶器的具體使用方法是,分娩后6小時內用吸奶器按摩刺激乳房,3小時一次,每側乳房吸吮3~5分鐘,兩側乳房交替進行,每次持續(xù)時間15~20分鐘。
2 母親用藥時哺乳注意啥
多數(shù)藥物會少量進入母乳,其中少數(shù)藥物會影響嬰兒。大多數(shù)情況下,停止母乳喂養(yǎng)的風險大于藥物風險,很少因為母親用藥而必須停止母乳喂養(yǎng)。另外母親用藥對早產兒及小于2個月齡的嬰兒影響可能性比較大,最好選擇不影響母乳喂養(yǎng)的藥物。要避免給母親用磺胺類藥物,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藥和噻嗪類利尿劑等藥物也會減少奶量。
3 母親感冒時怎樣哺乳
感冒多為上呼吸道感染,可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母親每次喂奶時應戴上口罩,不要對著嬰兒呼吸。感冒后母親的乳汁中也會有一定量的抗體,可增加嬰兒的抵抗力。
4 哺乳期嬰兒腹瀉咋辦
哺乳的母親在嬰兒腹瀉期間飲食要清淡一些,切勿輕易斷母乳。
5 哺乳期嬰兒便秘怎么辦
哺乳的母親要調整飲食結構,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保持母親大便通暢。同時,可讓嬰兒仰臥位,按摩者用右手掌根部緊貼嬰兒腹壁,以順時針方向輕柔腹部,每次兩三分鐘,每天兩三次。按摩可促進嬰兒胃腸道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腸蠕動,不但會使大便通暢,還可增加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