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乳頭皸裂(裂口)
開始喂奶的頭幾天,母親會覺得乳頭有些刺激,持續(xù)幾秒后就會消失,這是正,F(xiàn)象。但如果感覺乳頭疼痛始終不退,逐漸加重,說明乳頭上可能有裂口,乳頭是人體敏感的部位,一旦出現(xiàn)裂口,會感覺異常疼痛,有的母親因耐受不了疼痛而放棄母乳喂養(yǎng)。預防乳頭裂口的方法有:不要在嬰兒特別饑餓時喂養(yǎng);注意正確的喂哺姿勢;經(jīng)常按摩乳房,刺激噴奶反射;喂哺時,一定要把大部分乳暈塞到嬰兒口中;每次哺乳之后將乳頭晾干后擠幾滴奶均勻地涂在乳頭上,可起到保護乳頭的作用;在乳頭上面不能使用肥皂;哺乳完畢后切勿從嬰兒口里強拉出乳頭,可用手指輕壓嬰兒下巴,阻止嬰兒吸奶后再輕輕退出乳頭;母親應穿寬松的棉制品內(nèi)衣并戴胸罩,當胸罩潮濕時,應及時更換。
5.嬰兒打嗝與溢奶
。1)打嗝 打嗝的益處是將孩子吸入的空氣排出來。孩子可能會因為吃奶時或吃奶前的啼哭而吸入的空氣,打嗝后可以減少孩子的不舒服。
。2)溢奶 新生兒經(jīng)常發(fā)生溢奶,這是由于下食管、胃底肌發(fā)育差,胃容量較少,呈水平位,容易出現(xiàn)溢奶。要防止溢奶,應于喂奶后將孩子豎直抱起,輕輕拍背部,使孩子打個嗝,把吃奶吸進胃里的空氣排出來,防止溢奶。假如溢奶不嚴重,嬰兒體重在增加,又未發(fā)現(xiàn)其他不良現(xiàn)象,就不必緊張,隨著胃容量的逐漸增大,在出生后3-4個月會自行依舊停止。
6.新生兒日哺乳量
正常新生兒全日哺乳量見下表,因具體情況的不同,可略有出入。
正常新生兒全日哺乳量平均數(shù)
出生后時間(天) 1 2 3 4 5 6 7 14 1月
全日哺乳量(ml) 0 90 190 310 350 390 470 500 560
7.孩子是否吃飽
對于孩子是否吃飽,母親可以從幾方面觀察。
。1)如果孩子尚未吃飽,則不到下次吃奶時間就哭鬧。
。2)在哺乳后用奶頭觸動孩子口角時,如果孩子追尋奶頭索食,吃時又更快更多,說明母親奶量不足。
。3)由于饑餓,可造成嬰兒腸蠕動加快,大便次數(shù)增多,且便質不正常。
。4)長時間能量不足,可能影響孩子發(fā)育,出現(xiàn)體重不增加的狀況。
8.母親奶量是否充足
母親奶量充足時,乳房脹滿,嬰兒吃奶有力,每次哺乳均能聽到幾次到幾十次的咽奶聲;哺乳后,嬰兒能安靜入睡或玩耍;嬰兒每天大便2-3次,呈金黃色,稠粥樣;嬰兒體重逐漸增加,發(fā)育情況良好。反之,如果母親乳房不能脹滿,乳汁稀薄,每次哺乳已超過30分鐘而嬰兒仍頻繁吸吮,或無其他原因嬰兒不能安睡,經(jīng)常啼哭,嬰兒體重不增加或增加不明顯,大便量少等,都表明了母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