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學西醫(yī)出身的師妹,僑居美國,在美國順利誕下女兒后,沒有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坐月子要求去調補,相反還像美國的產婦一樣吃雪糕。結果,身體不適,越洋電話打到他家,說全身畏寒,穿短袖的季節(jié)還要蓋厚厚的棉被,但又特別怕熱,動則出汗,吃一頓飯渾身濕透。根據她描述的癥狀,初步診斷為產后冒寒、陽氣衰弱,予溫陽祛寒、益氣攝汗。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yǎng)后,各項癥狀逐漸好轉。
專家說,產婦坐月子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tǒng),是中國醫(yī)學在產婦保健方面通過漫長歲月的經驗總結,必定有它的道理。
人種不同,
|
他們的女人生完孩子后可以喝冷水,吃雪糕,衣著單薄,我們這邊的產婦就不行了。
中醫(yī)對分娩前后的身體狀況作了一個形象的描述:產前一盤火,產后一盤水。
懷孕后期,孕婦體內有兩個心臟在跳動,新陳代謝水平很高,吃得特別多,代謝廢物也多,很容易上火。一朝分娩后,各種激素水平一落千丈,降到跟懷孕前的水平一樣。產后的女人就跟虛脫了一樣,表現為一片寒相,再吃雪糕,什么病都來了。中國女人生完孩子后就得補,不能亂來。
具體補什么,有很多傳統(tǒng)的經驗,比如,多吃魚,吃雞,用桂圓煲湯喝,菜里放姜醋,還可以用一點活血溫通的中藥,比如阿膠。
“老祖宗傳下來的就是對的,產婦坐月子不要亂來”,
具體來說,坐月子不能吹風,不能涼著頭,洗頭發(fā)可以,但要用熱風吹干;不能吃西瓜,西瓜是涼性的,即使要吃,也要溫熱,并加一點姜;不能做體力活,等等。如果亂來,可能落下很多病根,如產后風、肚子痛、腰痛。
[專家評述]
傳統(tǒng)的方法中有一些還是對的,畢竟它是一種經驗之談,但是有一部分還是有一些問題,容易使許多沒
有經驗的年輕媽媽走入誤區(qū),白白受罪。身體的恢復與生男生女沒有必然聯系,各器官都需要42天才可以完全恢復。
一些人認為的不要讓產婦受風是正確的,但是不能不通風,最好每天都要通風1~2次,時間最好是30分鐘。每日少吃多餐,一天吃5次~6次,這樣對產婦的胃腸功能恢復有好處,但是也并不是產婦就只吃雞、蛋,事實上,產婦吃飯可以正常,只是每天加餐多喝一些容易產奶的湯就行。還有就是產婦生活用水并不是非要開水晾涼,只要是溫水就行。
飲食方面,一些傳統(tǒng)的方法認為不能吃水果和蔬菜,這是不對的。產婦很容易便秘,所以蔬菜和水果是需要的,蔬菜要煮爛了食用。而水果主要選擇香蕉和蘋果,可以熱一下吃,防止受寒。
整整一個月不洗頭洗澡,不利于個人衛(wèi)生。洗時用溫水,洗后完全擦干,不要讓皮膚帶著水分;剛剛洗浴完畢,不宜進入通風的環(huán)境;別用吹風機吹干頭發(fā),熱風也不行。
絕對不要坐浴。絕對不要過性生活。
一個月不刷牙,牙齒肯定要得病,刷牙時用溫水,牙刷不要太硬。如果您真的感覺牙齒松動,應請醫(yī)生檢查是否需要補鈣。
絕不要整日躺在床上不敢下地,實際上順產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了,但是要避免疲勞。
認為不能哭,主要是要防止產婦有抑郁傾向吧!
不能長時間仰著睡,這是正確的,長時間仰著睡容易子宮后傾,如果產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我們建議她每天趴一段時間,這樣有利于子宮恢復。
不論老一輩人給產婦灌輸如何的傳統(tǒng)方法,我們還是建議產婦參加一些正規(guī)機構的學習班,可以把老人也帶來,以便糾正錯誤觀念,有利于產婦科學快速的恢復。
[編后] 月子的爭論涉及到國人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與受西方影響下的現代新觀念,在棄與留的問題上,曾與一位學中醫(yī)的朋友談起,她很有感慨,說傳統(tǒng)中醫(yī)是以養(yǎng)生為主的學問,它博大精深。而在西方是沒有養(yǎng)生之說的。所以坐月子是典型的中式習俗。醫(yī)生說人體最適合生存的溫度是15攝氏度左右,人體能感到輕微的涼意,一旦過熱,人體失去抗寒的能力,抵抗力下降。之所以現在虛弱的人比以前多了,就是因為汽車、空調乃至止痛藥的使用使身體的“野性”喪失。所以,從這意義上看,對人的精神生命來說,文明是一件好事,但對生理生命來說,則可能是災難。
(本文內容由北京天天本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方便您下次瀏覽,請記住本站網址 http://m.hltdp.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