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當初花那么大的代價現(xiàn)在卻要放棄呢?”我好奇的問。
妮妮媽媽傷心的告訴我,女兒出現(xiàn)了嚴重的厭學情緒,每天早上都嚷著肚子痛,頭痛,身體不舒服,帶她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卻說一切正常。強迫她上學的后果就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晚上做作業(yè)拖拖拉拉,想方設法逃課。
在我的印象中,妮妮是一個很乖很聽話的小孩,她的巨大反差讓我感到驚詫。“唉,這一切都要從那次該死的眼保健操開始。”妮妮媽媽悲傷的告訴我。有一次做眼保健操時,妮妮的書包莫名其妙的掉到了地上,妮妮睜開眼看了一眼,恰好值日的同學經過。就記了下來,并通過廣播在全?偨Y會上點名批評。自此之后,妮妮就受到同學的排擠,成績一落千丈。期中考試語文又考了最后一名,又被全校廣播批評了一次。上學就成了妮妮最害怕的事。老師勸說幾次無效之后就要求妮妮媽媽轉學。
與妮妮媽媽一樣,很多家長都只關心學校成績與口碑的好壞,不重視學校的辦學特點。有的學校視成績?yōu)榈谝灰獎,正如前文中的這所學校,無論大考小考,班上任何一科成績最后的那一名都要全校廣播批評,用官方的話說這樣能促進孩子的成績提高,加強孩子的緊迫感。但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適應這樣的鼓勵方法需要孩子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的排名每年都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教育資源得到優(yōu)化。一些基礎薄弱校經過整合,教育質量和綜合能力很可能會迅速地提升,而一些所謂的“名校”無法適應激烈的學校競爭。所以家長不必過于看中學校的排名和過多考慮學校的發(fā)展對孩子的影響,而是要著重“眼前”,看學校的辦學理念,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是否真正適合孩子和自己。有的學校偏重英語教育,有的學校以音樂的培養(yǎng)見長,有的學校體育特別出眾,還有的學校以學習見長。無論哪一種,真正適合孩子,能讓孩子體驗到快樂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名校”。
二、清楚學校班級的人數(shù)
學校班級人數(shù)的多少也是需要家長關心的問題。班級人數(shù)的多少將直接影響孩子獲得知識的途徑。公立名校一般是大班教學,一個班很可能要有幾十個孩子。近幾年是生育高峰期,學校的班級人數(shù)將進一步增加。就拿我們學校一年級來說,總共7個班,每個班級的人數(shù)都有60多,饒是這樣,每年來我校報名的學生還是擠破頭。這樣的優(yōu)勢是授課的師資水平是比較高的,可以保證優(yōu)質的教師資源,但學生多了,老師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孩子上課時的學習效率、學習效果都會打些折扣。
比較之下,有些普通小學一、二年級一個班的人數(shù)才二三十個,高年級的班級人數(shù)也不超過40個,雖然老師的知名度不高,但是對孩子的照顧和輔導更精細。
三、需不需要寄宿
現(xiàn)在的寄宿制學校越來越少,但因為學校離家太遠,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還是有很多家長不惜舍近求遠,為孩子選擇寄宿制學校。在我看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家長盡量不要讓孩子寄宿。小學是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孩子要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自己本身就有很多需要重新適應的地方。有家長耐心的陪伴,孩子才能更快適應小學。當然,如果家長實在工作太忙,不能保證每天讓孩子按時吃飯、睡覺,這就需要讓孩子寄宿。至少孩子的生活會很有規(guī)律,吃飯、睡覺都能得到保障。而且孩子自己會結交許多同齡伙伴。如果選擇寄宿,一定要選擇全員寄宿或者有單獨寄宿班級的學校,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每天的心理波動。在孩子剛剛寄宿時,家長也需要付出耐心與時間與孩子好好溝通。
四、一定要量力而行
在選擇學校時,我常常會看見家長咬緊牙關,不惜加重家庭負擔為孩子選擇那些需要高贊助費或學費的學校。家長常常存在的誤區(qū)就是:收費高的學校一定是好學校!在此,我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在選擇學校時,一定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錢財辦多少事。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學校。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自己縮衣節(jié)食,花費巨資買學區(qū)房。問他們?yōu)槭裁匆@樣,他們的回答往往是,為了孩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都值得。這樣的后果就是對孩子的要求奇高。在家長看來,老子花了錢,受了罪你就必須得把學習搞好。孩子成績有一點點不滿意,就會成為被數(shù)落的對象:我為你吃了這么多苦,你怎么就是不爭氣呢?家長覺得自己理直氣壯,孩子卻認為自己無比委屈:又不是我讓你受這個苦的,明明是你自己幫我選的,現(xiàn)在你卻來怪我。這就會導致孩子與家長的縫隙越來越大,導致家庭關系緊張。孩子在這樣的情緒下,成績自然不會理想。
家長一定要根據(jù)自己及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孩子選擇孩子喜歡的學校,千萬不要好高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