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家長可以用巧妙的回答,鍛煉孩子獨立思考和敢于表達(dá)的能力。
幾歲左右的孩子,看到什么都好奇,非常善于觀察和提問,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為什么”等著你。
媽媽,為什么鯨魚會噴水?
媽媽,為什么天會變黑。
媽媽,小烏龜為什么不說話呀?
媽媽,為什么這里沒有挖掘機了?
問出這些問題,說明孩子正在仔細(xì)的觀察這個世界,他在思考和探索,試圖弄清楚外部世界的樣子,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為什么是這樣的,不是那樣的?
事物之間有怎樣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我遇到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提出疑問?
當(dāng)我有了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我可以用怎樣的方式找到答案?
孩子的“為什么“背后,隱藏是他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而孩子自己對這些問題的解釋,都取決于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取決于孩子世界里的成年人,尤其是父母,回答這些問題的方式。
作為父母的我們,在最開始聽到孩子問為什么時候,還是會有很多驚喜的,面對孩子的為什么,作為父母,通常有以下幾種處理態(tài)度:
覺得孩子的問題很傻,或者沒什么意義,浪費時間。比如去動物園的時候,孩子會問,為什么猴子有尾巴呀?--“有時間去想這種傻問題,還不如去學(xué)習(xí)呢。”
如果父母當(dāng)時正在忙,或者心情煩躁的時候,在面對孩子的“為什么”,就沒那么多的耐心了。--“哪有那么多為什么,沒看見我正忙著呢!”
總想著給答案,孩子問出的問題,一定要苦思冥想,非要給孩子一個解釋,想著想著把自己也想暈了。--“這個我也沒想明白,可能是這樣吧”。
通常的這些處理,久而久之,會對孩子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不敢問,因為會被教訓(xùn),不會問,因為父母總有答案,不再問,因為不再會思考。那么有什么簡單可行的回答孩子“十萬個為什么”的方法嗎?那就是巧妙地把問題拋回去,看看孩子怎么說。
當(dāng)孩子問出一個問題的時候,比如:媽媽,鯨魚為什么會噴水啊?我們可以這樣回答:是啊,這個問題我也沒想過哎,你覺得是為什么呢?這樣的回答有幾點需要特別提醒:
第一:對孩子的回答抱有好奇心。父母得是真的想聽聽孩子怎么說,而不是背公式,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一開始可能會有些不舒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對孩子保持一顆好奇心。
第二,不要著急,要給孩子成長的時間。一開始,孩子可能答不上來,支支吾吾,那是他的小腦袋在運轉(zhuǎn),在努力組織語言去表達(dá)自己的想法,這是個思考的過程不要去打斷他,經(jīng)過一段時間,孩子就會養(yǎng)成開動腦筋思考的習(xí)慣。
第三,不要評判孩子的答案。開始孩子可能說的亂七八糟,或者完全沒道理,也沒關(guān)系,不要去糾正孩子,更不要講道理,孩子還有很長的時間去學(xué)習(xí)對與錯,但主動思考和敢于表達(dá)自己,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比對錯更重要。
既然我們希望利用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來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的習(xí)慣,那么當(dāng)孩子說出一個答案的時候,我們?nèi)绾位貞?yīng)孩子,如何及時的鼓勵孩子,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比如,面對孩子提出的“鯨魚為什么會噴水”這個問題,我們反問孩子,他可能會說:鯨魚在水里游泳,嘴巴里就進(jìn)水了,他就需要噴出來,這是我兒子給出的答案,我就會這樣回應(yīng)他:有道理哎,我怎么沒想到,幸虧你告訴我。孩子聽了之后就會特別有價值感,他自己想出了答案的價值感,他告訴了媽媽,幫助了媽媽的價值感,會幫助孩子培養(yǎng)自信心。
如今是信息社會,我們的孩子有很多種找到“答案”的方式,可以百度搜索,問老師問家長,或者到圖書館查閱,這些“別人”提供的答案,就一定是孩子真的想要的那個答案嗎?而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和敢于表達(dá)的能力,則可以幫助孩子在面對問題和選擇的時候,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而不僅僅依賴于外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