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臉色青紫、喘不過氣來,則可能是大氣管阻塞,此時應馬上進行異物排出。對2歲以下的小寶寶,家長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將寶寶放在腿上,背部緊靠著家長的胸部。
家長用手使勁向后向上擠壓寶寶的上腹部(臍上區(qū)域),壓后隨即放松。反復數次。如果寶寶已能獨立站穩(wěn),可以采取站姿,上身略向前傾。家長用雙臂從身后將寶寶攔腰抱住,同時右手握拳,頂住其上腹部,左手則按壓在右拳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擠壓其上腹部,壓后隨即放松。
(2)誤服藥物、毒物:對于誤服藥物,家長首先要判斷是服了什么藥物或毒物,根據藥物的種類判斷應該怎樣做應急處理。某些藥品的不良反應或毒性小,如維生素類,吃錯了或多吃了一兩片,問題不大。但有的藥物如安眠藥及某些解痙藥、退熱藥等,幼兒多吃會出現昏迷、心跳加快甚至休克,一些外用藥品大多具有毒性及腐蝕性,必須及時處理。
朱翠平提不建議家長為3歲以下的孩子催吐,尤其對已經昏迷的患兒和誤服汽油、煤油等石油產品的幼兒,以防發(fā)生窒息。如果誤服腐蝕性液體,應立即喝牛奶、豆?jié){;誤服強堿藥物,應立即服用食醋、檸檬汁、橘汁等;誤服強酸,應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護胃黏膜。
如果誤喝了碘酒應趕緊喝米湯、面糊等淀粉類流質,以阻止人體對碘的吸收;錯喝了癬藥水、止癢藥水、驅蚊藥水,應立即多喝濃茶,處理后及時送醫(yī)院就診,最好帶上裝藥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嘔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