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嘴巴里有白白的東西,棉簽也擦不掉,這是什么東西?該怎么辦?
什么是鵝口瘡?
鵝口瘡一般多見于新生兒,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兒童口腔的一種常見疾病。
多發(fā)于舌、軟腭、頰以及口唇部的黏膜,有一些分散的白色斑點或是斑塊。
擦拭的時候基底是紅色,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醫(yī)學上也稱急性偽膜型念珠菌病。
鵝口瘡癥狀
2歲以內(nèi)的嬰幼兒最多見
感染鵝口瘡會有粘膜充血,水腫、口內(nèi)有灼熱感,可能伴有疼痛感。
這些癥狀會導致患兒煩躁,拒絕進食甚至哭鬧不安。
感染輕微時,白斑不易發(fā)現(xiàn)也無明顯痛感,或僅在進食時會有痛苦的表情,感染嚴重時,寶寶會胃口不佳、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fā)熱。
鵝口瘡護理
不可試圖人為去除白色附著物,容易造成舌面損傷,具體治療方案還應謹遵醫(yī)囑。
輕度鵝口瘡護理:,家長可以用棉簽沾小蘇打水,一日3次擦拭寶寶的口腔。
若擦拭3-5天仍沒有效果,建議及時就醫(yī),可能是重度的鵝口瘡。
鵝口瘡預防
為了寶寶的口腔健康,預防更重要。
預防一:哺乳期的媽媽應保持清潔,建議在哺乳前清潔乳暈和乳頭,勤洗澡、勤換衣、剪指甲、勤洗手。
預防二:嬰幼兒的所有用品應定期清洗和消毒,并且和大人的分開清潔單獨完成,千萬不要用化學消毒劑消毒,高溫蒸燙即可。
預防三:嬰幼兒應多進行戶外活動,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溫馨小tip:很多家長分不清奶垢和鵝口瘡,一般來說用棉簽輕輕擦除的是奶垢,常附著于舌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