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吐槽,自從有了小寶貝,晚上就沒辦法睡個安穩(wěn)覺。因為小搗蛋晚上經常醒來哭著要喝奶,而且間隔時間很短,基本兩小時就要喂一次。那么要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呢?
先了解寶寶睡眠
1.寶寶睡眠特點
寶寶睡覺具有淺睡眠時間長的特點,淺睡眠時間長達10分鐘,甚至更久之后才能進入深度睡眠,所以常聽到媽媽抱怨寶寶睡著一放到床上就醒了,其實是因為他還在淺睡眠時間。
寶寶睡覺周期也非常短,即使深度睡眠之后一個小時就會再次進入淺睡眠。如果是大人,也許翻個身、撓個癢就會再度進入深睡眠。但是對于尚處于學習期的寶寶來說這還很難,他可能會有眼皮顫動、呼吸不勻、手腳動動、臉部抽動等等一系列動作,這個時候如果寶寶被外界影響就會醒來,比如外界太吵,又或者因為餓了、長牙、尿尿等不舒服狀況發(fā)生。而如果沒有外界影響,寶寶10分鐘后又會進入深度睡眠。
2.寶寶為什么總是醒
對于寶寶來說,由深度睡眠轉入淺睡眠時醒來會非常不知所措,寶寶根本不知道怎么樣再次入睡就會哭鬧。父母這個時候往往都會過來拍拍寶寶或者抱抱寶寶,又或者喂奶等等,這些介入都會影響孩子鍛煉自己入睡的能力,以后孩子一醒來父母就有的忙了,只要孩子處于半睡半醒狀態(tài),沒有受到父母的安慰就會哭鬧,希望再度安撫直到入睡。
其實,寶寶半夜總是醒來具有巨大的生存意義,淺睡眠期才能感知自己的需求,醒來哭才能告訴媽媽自己不舒服或者餓了,如果寶寶不經常醒來有可能是因為鼻子不舒服,又或者太冷太熱都不容易醒來,所以父母不必強求寶寶睡太熟,這只是正常的自然規(guī)律。
3.寶寶不同時期的睡眠時間
0-3個月的寶寶不會睡超過4個小時,每天至少要睡十幾個小時。
3-6個月睡眠會逐漸變好,有些時候可以睡到5個小時,晚上醒一兩次屬于正常。深度睡眠時間變長,淺睡眠時間變短。
6-12個月因為長牙半夜容易醒來,睡眠期間鍛煉坐、爬、走等新技能也容易醒。
1-2歲的寶寶可能會因為噩夢或者分離焦慮醒來。
寶寶睡眠誤區(qū)
1.規(guī)律作息與不夜奶是兩碼事
究竟規(guī)律作息和不夜奶到底該先訓練哪個?如果寶寶1-2小時就哭,直到你喂奶才能睡著那就是依賴你的安撫。如果是真的餓了,睿智的媽媽通過頻率就能判斷出來。
其實,白天喂奶的規(guī)律和晚間睡眠的模式息息相關,饑餓和消化規(guī)律固定之后睡眠才能穩(wěn)定,健康的寶寶在規(guī)律作息調整下,八周以后就能夠做到睡整夜了。只要媽媽堅持每天3-4小時喂寶寶喝奶,寶寶就能夠逐漸做到一夜睡到天亮。
2.不夜奶就得讓寶寶一直哭
很多父母都會在培養(yǎng)寶寶睡眠習慣時說:“我要做到孩子哭也不喂奶的狠心”,其實這個時候往往孩子已經養(yǎng)成了壞習慣。這根本就是因為在寶寶每次哭,不管什么理由哭的時候你都會去安撫造成。如果從小父母就區(qū)分好孩子睡眠期間餓是怎么哭,拉屎撒尿是怎么哭,什么時候該喂奶等等,而不是任由他哭來獲得抱抱、親親、奶嘴、親拍等等安慰才能繼續(xù)入睡,孩子自己就會做到一覺到天亮。
寶寶睡眠的執(zhí)行準則
1.作息規(guī)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小孩子睡覺習慣要從小養(yǎng)成,定時睡覺,準時起床。嬰兒兩三個月的時候家長配合孩子在入睡前做一套固定活動,比如洗澡、換睡衣、換尿不濕、聽同一首搖籃曲或者講同一個故事,然后親吻、輕拍他,讓他習慣這些事情,家長的這一系列動作只要一做,孩子就會明白該睡覺了,這樣就像形成了條件反射一樣。
2.分辨晝夜
讓孩子明白晝夜的區(qū)別,白天的時候保證充足的陽光和聲音,到了晚上要保持安靜和黑暗,不要開燈睡覺,如果怕看不到可以開個小夜燈,讓寶寶的生物鐘感知到白天與夜間的區(qū)別?梢赃m當地把窗簾露個縫,早晨有一縷陽光照射進來更能夠幫助寶寶形成與自然環(huán)境相對應的生物鐘,辨別晝夜,可以讓寶寶夜間睡得更安穩(wěn)。
3.白天不要睡太多
白天睡太多晚上勢必會影響睡眠,白天既然清醒著就帶寶寶做點游戲,或者對孩子進行早教,總之不能讓孩子白天睡太多。
4.臨睡不可太興奮
臨睡前很多父親會逗孩子玩耍,因為一天當中也許只有這么一小會兒時間陪孩子,但是逗孩子玩耍也需要適度,孩子不可以玩耍過頭導致過分興奮或者疲勞,這樣會使腎上腺素分泌過高而難以入睡。
5.制定上床儀式
睡覺前有一個固定的儀式或者固定的一些做法,讓孩子明白接下來就是要睡覺了。
6.合理斷掉夜奶
一般來說,半歲大的寶寶就可以斷掉夜奶。注意這里的夜奶,指的是半夜12點到早晨6點這段時間,此時也是寶寶睡覺的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