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家長,寶寶身高絕對是我們擔心的重要問題之一。寶爸寶媽都不高,孩子有希望長高么?寶寶的身高能預測么?寶寶的身高和什么有關系?如何能讓寶寶長高?這些密碼,搖籃小編為您一一破解。
1.孩子的身高和什么有關系?
專家研究表明,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遺傳因素和后天因素兩大類。其中,遺傳因素占70%~80%,非外力所能改變。也就是說,如果父母都不高大,孩子將來一般也不會很高大。而后天因素則是可以改變的,如果家長能有意識地避免營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過剩、精神壓力、睡眠不足、運動過少、體弱多病等不利于長高的因素,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身高。
2.寶寶的身高能預測嗎?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長個大高個,那么寶寶的身高可以預測么?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孩子身高受遺傳影響較大,從父母的身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預測寶寶未來所能達到的身高。
【男孩】未來身高(厘米)=(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078÷2
【女孩】未來身高(厘米)=(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2
但遺傳因素對孩子身高的影響不是絕對的,而在小兒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骨骺的生長發(fā)育對身高起著決定性作用。骨骺是骨骼的生長發(fā)育中心,通過不斷骨化來增加骨的長度,人的身高也隨著增加。若想了解自己孩子是否還有長高的可能,去醫(yī)院拍一張骨骺片即可。若骨骺已經(jīng)閉合,則無論用什么藥、吃什么保健品,都不可能再長高了。
3.如何讓寶寶長高?
先天因素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還要加緊后天的努力。寶爸寶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均衡營養(yǎng):人的長高過程一般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嬰幼兒時期,增長速度最快,寶寶到1歲時,幾乎長到出生時的1.5倍;另一個是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寶寶每年可長高10厘米。到了青春發(fā)育后期,大約20歲左右,人的生長速度就下降,逐漸到幾乎停止。人的個子長高,是由于長骨兩端的骺軟骨不斷生長的緣故。而人的骺軟骨生長,一方面要靠身體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包括無機鹽、鈣、磷等;另一方面要靠身體中的內(nèi)分泌激素,包括生長激素、催乳素和黃體化激素以及性激素的調節(jié)。這樣,骺軟骨不斷地生長,人就長高了。直到20-25歲,骺軟骨部分閉合才停止生長,此時人就不再長高。
保證睡眠:健美專家常說“寶寶睡得好,長得高”?茖W家們發(fā)現(xiàn),寶寶在睡眠中,生長激素出現(xiàn)分泌高峰,而且持續(xù)較長時間。所以,充足的睡眠是促進寶寶長高的重要途徑。有的家長抱怨說:我家寶寶一日三餐并不少吃,時不時地還跟著我們外出,“山珍海味”補一頓,可他就是比鄰居家的小孩長得矮,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專家們說,一般而言,生長激素在晚十點以后開始進入分泌的最高峰,而有些父母常帶著寶寶出去“應酬”,一頓飯吃到晚上十點多,更是讓寶寶錯過了生長激素分泌的“睡眠黃金期”,表面上看是“補了一頓”,實際上反而增加了使寶寶長不高的因素。因此父母若希望寶寶長個子,最好讓寶寶在晚間十點以前就寢。
適度運動:運動是促進寶寶長高的又一重要因素。寶寶若經(jīng)常參加體育活動,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加強血液循環(huán),這樣就能給骺軟骨輸送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使骨骼生長發(fā)育旺盛,寶寶自然就長高了。但寶寶的活動應當選擇輕松活潑、自由伸展和開放性的項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單杠等。而那些負重、收縮或壓縮性的運動,比如舉重、舉啞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
快樂情緒:讀書、補習、學電腦、學琴,寶寶的生活被繁重的課業(yè)、學藝課程所填充,雖然達到了父母望子成龍的期盼,可是休息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就難免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兒科專家們說,影響寶寶生長的重要荷爾蒙之一——生長激素,在睡眠和運動的時候分泌較高,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分泌較少。如果您的寶寶一直處在課業(yè)壓力大、就寢時間拖后、心情也不愉快的狀態(tài)里,那就容易“低人一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