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早晚到底和什么有關系?走·晚的寶寶真的比走·早的寶寶笨嗎?
正常情況下,6個月的寶寶可以自行翻身,自已能稍坐一會兒,大人扶著腋下有邁步的動作;到7個月時,寶寶開始會爬行;8個月時寶寶爬行已較靈活;10個月左右的寶寶逐步會站立,扶著東西可蹣跚地走步;到1歲時可以獨立走步。有的寶寶運動功能的發(fā)育可能比以上規(guī)律稍早些或稍晚些。
據統(tǒng)計,只有大約一半的嬰兒是在1歲左右學會走·的,在10-15個月期間學會走·都是正常的。只要寶寶的身體平衡能力、四肢力量都達到了,自然就能學會走·了。其中生活環(huán)境、寶寶自身的運動發(fā)育情況、心理及氣質特點等因素,都會影響寶寶學會走·的進程。
“寶寶走·晚智商低”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家長不要過于擔心。家長一定要根據嬰兒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和發(fā)育情況,適當掌握嬰兒的走·時間,切不要操之過急。
寶寶過早學會走·就一定好嗎?
在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在10個月以前,嬰幼兒的骨頭發(fā)育還沒有完善,嬰幼兒的骨骼硬度差彈性大,容易變形;同時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過強的運動。如果強行讓寶寶提早學走·,會導致全身的體重都壓在雙腳上,但是骨頭還沒有足夠粗與硬度,會導致雙下肢骨頭的畸形,有可能形成輕微的“O型腳”,影響體形的健美,還容易形成扁平足。
寶寶學習獨自行走時,家長不僅要保護好寶寶,還要給寶寶一些鼓勵。
1、讓孩子面對你握住你的雙手,雙腳踩在你的腳背上,左右交替向前邁步。
2、孩子背對著你,扶住她的腋下向前行走。
3、訓練孩子扶床沿、欄桿移步。
4、訓練孩子雙手扶扒車學走。
5、雙手或單手牽著成人手走。
6、父母面對面蹲下,兩手伸出作保護狀,讓孩子在中間來回學獨走。
7、讓孩子獨自站立,在她面前用玩具逗引她獨走。
很多家長會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做比較。“別人家孩子會叫爸媽了。”“別人家孩子都會走·了!”“別人家孩子可厲害了。、、”等等。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說話有早有晚,走·也有早有晚,家長不要拿孩子相互比較,家長還是要更關注自己家寶寶的情況,任何事都不可過急。希望每個寶寶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