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不同,學琴的目的不同,需要的老師自然也不同。
第一類:有計劃參加音樂專業(yè)考試的孩子有計劃走音樂專業(yè),或者想要通過藝術(shù)特長參加高考的孩子,從啟蒙階段就需要專業(yè)級的老師,最好是畢業(yè)于上文中提到的15所獨立藝術(shù)院校的老師。
專業(yè)!專業(yè)!袁來爸爸不停地在強調(diào)老師的“專業(yè)”。有的家長要問了,到底什么樣的老師可以算專業(yè)?
袁來爸爸教琴童家長最簡單的辨別方式——看老師畢業(yè)于哪所學校哪個專業(yè)。
一般來說,老師的專業(yè)能力以獨立音樂學院畢業(yè)的最強,再來是師范類音樂學院畢業(yè)的老師,然后是綜合類大學音樂系畢業(yè)的老師。
老師的專業(yè)到底有多重要?先來看一個真實案例。
案例:琴童楊樹(琴齡6年)楊樹10歲了,他從4歲時開始學琴,已有6年琴齡,目前鋼琴八級,每天練琴時間不少于4小時。他屬于對學琴既有天分又有熱情的孩子,不用家長盯著,每天主動練琴,甚至于去香港旅行的時候,居然因為很想練琴,跑到酒店的大堂里彈琴。
袁來爸爸也曾說過,100個孩子中,堅持了3年還對學琴充滿興趣并能主動練琴的孩子,可以考慮送音樂學院了。
不僅楊樹想要走音樂專業(yè)路線,家里也打算讓他考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順便說一句,楊樹家是經(jīng)商的,資產(chǎn)雄厚,有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幫他鋪就這條路,甚至是送他去國外的音樂學院讀書。
楊樹的鋼琴啟蒙老師是綜合類大學音樂系教鋼琴的,畢業(yè)于某綜合類大學音樂教育專業(yè)。
熱情加努力使楊樹在學琴方面提高得很快,6年的時間就取得了鋼琴8級水平,還常常在市一級的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唯有一次比賽,楊樹拿了三等獎,評委中一位從俄羅斯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留學回來的老師給了比較低的分數(shù)。
楊樹的媽媽不服氣,追問評委老師為什么給了楊樹這么低的分數(shù)?
這位評委老師說了三點:
——節(jié)奏不對!
——有很多錯音!
——對整首曲子的處理不對!
從來沒有老師這樣批評過自家孩子的專業(yè)能力,楊樹媽媽固執(zhí)地認為是該評委老師存在私心。
不相信評委老師的專業(yè),又想讓楊樹考音樂學院附中,所以楊樹媽媽請袁來爸爸替楊樹找了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專業(yè)的知名教授,想讓他看看孩子的情況——人家不是專業(yè)級老師,而是專家級的。
教授人很好,聽袁來爸爸說了孩子的情況,又考慮我們是外地的,特意挪出一上午的時間給楊樹。我們開車去了上海,教授說就彈比賽時演奏的曲目吧!
楊樹彈得很認真,從袁來媽媽這個外行的角度聽,演奏得挺有感情的,很有小音樂家的范兒。
教授聽完了楊樹的演奏,又讓孩子彈了幾首練習曲,簡單指導了一下,讓楊樹爸爸先帶孩子去車上等。
直到楊樹離開后,教授才說了楊樹演奏中存在的問題,基本和當初那位評委老師的講法一致,最后教授跟楊樹媽媽說:“如果孩子只是彈著玩玩那沒什么,如果想考上音樂學院附中,恐怕要重新修基礎(chǔ)。”
“重修基礎(chǔ)”,楊樹媽媽作為外行人不懂什么意思,袁來爸爸卻明白這四個字意味著什么。
把已經(jīng)成型的基礎(chǔ)推翻了重來,對照已經(jīng)會彈的樂曲一點點重“摳”,這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毅力、聰慧,更需要幾年的時間。已經(jīng)10歲的楊樹如果想考音樂學院附中,根本來不及。
已經(jīng)花費的錢,不算什么。每天4小時的練習,不是錢能換回來的。
楊樹媽媽放棄了讓孩子考音樂學院附中的想法,只是楊樹覺得很不甘心。他不明白,教鋼琴的老師明明說他可以考上音樂學院附中的,為什么媽媽不讓他考呢?
楊樹的案例讓袁來爸爸覺得非?上,可能你想不到,教你孩子彈琴的這位老師,他的真正專業(yè)也許是會計,也許是聲樂,也許是工人,也許他上個月還在跟專業(yè)老師學六級的曲目……第二類:只想提升孩子的音樂素養(yǎng)如果家長打定主意只讓孩子懂點兒樂理、會演奏簡單的曲子就可以了,那老師是不是出自專業(yè)院校,老師教出的基本功是否扎實真的一點兒都不重要,甚至于不用進行一對一的小課,直接上大課就可以了。
袁來爸爸建議,如果家長從來不打算讓孩子在音樂上稍稍“專業(yè)”一點兒,可以等到孩子年紀稍微大一點兒,比如小升初毫無負擔的暑假再開始學琴。在 學琴前,跟孩子商量一下,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有自我判斷能力,可以根據(jù)興趣選擇想學的樂器,而且十幾歲的孩子相比5歲幼兒的學習能力會更強,也會主動練琴, 減輕家長陪練的痛苦。
總之一句話,孩子、家長都輕松。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選擇了這條路就不要想再轉(zhuǎn)到專業(yè)道路上去了,尤其是西洋樂。這句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琴童家長在選擇前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