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孩子已經掌握某項技能或能夠完成某件事了,以后就必須堅持讓他自己做。如果孩子能夠自己走路了,那么家長就不應該繼續(xù)抱他。如果孩子能夠自己吃飯了(不管吃的多么的糟糕,弄得多臟),家長就不應該繼續(xù)喂他了。經常要給孩子說的話是:我相信你,你自己可以做到的!(如果孩子很小,一定要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對他說),學會拒絕提供對孩子成長沒有任何意義的幫助,小孩子越自己做事,越有成就感,自信心就越強,自信和成就感讓孩子從小綻放。
黃金法則二:給孩子培養(yǎng)家庭責任感。
孩子一學會走路,就可以做一些家務。如果在小孩很小的時候,你就教他要幫助做家務。他就會把做家務當成一種樂趣和生活中很自然而然的一部分。為了小孩能夠專心學習和做作業(yè),而避免讓孩子接觸家務。這不是一種明智的行為。
黃金法則三:讓你的孩子自己做出與年齡相符合的選擇。
小時候做的選擇越多,就越有主見,將來做選擇的能力就越強。如果想將孩子培養(yǎng)成日后的領袖,非常關鍵的就是,從小讓孩子學會做出與他年齡相仿的選擇,他可能選擇的很糟糕,但是要讓他學會在犯錯中成長,而且要他知道,任何的選擇背后都是有相應的結果產生的,讓孩子從小學會承擔自己選擇的后果,這是領導力培養(yǎng)的早期形式,孩子們從小需要有獨立作出決定的機會,這對形成獨立判斷思維和建立自信心都非常有幫助。備注:孩子只能做和他年齡相符的決定,而不是事事都由他選擇,比如:和家長一起外出應酬,不能由他來決定什么時間回家,只能由家長來決定。
黃金法則四:建立一個持久的家庭規(guī)矩,并且盡可能的將其堅持貫穿下去,一貫嚴格,但要公正。
家里一定要有規(guī)矩,也就是紀律,但是紀律不是向孩子展示你的權威,而是幫助孩子建立自律的工具,對小孩的行為要有理性的約束,這樣他們才能茁壯的成長。
第一、限制孩子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措娨晻o孩子輸入一個固定的模式,是被動的接收,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第二、對孩子的禮貌,言行舉止給予特別重視的教育,一名學習成績一般,但有禮貌很懂事生活能力強的小孩,比一個學習成績優(yōu)秀但不懂事,很沒禮貌生活能力差的小孩,日后在人生事業(yè)中有更大的發(fā)展。表揚小孩,一定要表揚他的行為修養(yǎng)。而不是一直夸她的外貌或成績。
第三、嚴格控制孩子吃快餐垃圾食物
1、中國的飲食文化非常豐富,有很多美味健康的選擇。不要用加工過的垃圾品來毒害你的孩子。
2、讓孩子吃垃圾食品不等于你對他的愛!很多小孩其實不喜歡快餐的味。只是喜歡在麥當勞的游樂場里面玩、得到兒童套餐里所贈送的小玩具。所以,請你帶小孩到真正的游樂場去玩吧。
黃金法則五:不要忽略孩子的情緒問題,但也不需對其過度緊張。
核心,要有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不要讓孩子染上同情隱。當你的孩子在外界交往或其它事情上表現出害羞害怕等感受時,更好的是能認可他的感受,并馬上給予鼓勵和支持,告訴孩子,你曾經也經歷過同樣的感受,這就是你給孩子展示同理心,表示理解他此時的心情。這會加強孩子對你的信任,同時增強他的自信心。當你僅僅表達同情時,孩子會受到安慰,但會破壞他的自信心。處理孩子遇見的問題和矛盾
1、用同理心的心態(tài)去傾聽
2、鼓勵孩子,自己找出解決方案
3、解決完畢,引導孩子放下孩子的解決方案可能會失敗,但是沒關系,可以鼓勵孩子再來一次。這樣我們從小培養(yǎng)出的是一個問題的解決者,而不是抱怨者和受害者。
黃金法則六:不要害怕孩子的眼淚和耍脾氣。
所有的孩子都會暴怒,發(fā)脾氣,生來就缺乏對沮喪的忍耐力,他們天生就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如果單純?yōu)榱俗屝『⑼V箍奁,而滿足他所有的要求,只會教會他,哭泣和耍脾氣是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一種最佳手段。一方面障礙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動力的開發(fā),另一方面,沒有機會把孩子的自我為中心改造成社會責任感。
如果是不會說話的小孩哭
1、先看看他是不是餓了,累了,煩了,尿褲子了;
2、如果不是,就盡情的讓他哭,釋放,哭完后親吻他,撫摸他,給他玩具玩,但不能讓他看電視。
如果是會說話的小孩
1、引導他用語言代替哭鬧,疏導情緒;
2、如果他繼續(xù)哭,那就由他哭個夠。他失去關注,釋放完畢,自然就不哭了;
3、如果在家哭,就告訴你的孩子,可以哭,但不能打攪別人,設立一個哭泣專用房間。去那個房間盡情哭。備注:千萬不能因為孩子一時的哭而屈服。孩子小時候經歷一時的挫折,沒關系。
黃金法則七:不要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1、如果你希望你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人、獨立思考的人和全能的領導人,那么請不要用你對孩子過度的關注將他淹沒了。每一分鐘都沉浸在快樂和溺愛中的孩子,將會很難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