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一直是困繞成年男女的一大問題。當自己心情不佳或者遇到問題時,應該怎樣與對方溝通,化解問題,獲得理解與支持?這是很具技巧性的,也是很重要的。
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會員,資深心理專家阿達麗認為——夫妻間溝通需要技巧。
對于溝通存在問題的夫妻來說,并非是生活壓力,比如寶寶患病、工作壓力大造成問題出現的。而是從一開始共同生活便存在問題了。只不過,兩人會用自己的方式逃避,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一旦有了寶寶,二人的關系真正有了交集時,很多矛盾就無法再逃避了。這時,加之壓力大、心態(tài)不好,就很容易發(fā)生沖突。
簡單來說,要想避免矛盾,至少要掌握以下三點——
1、夫妻二人要真正了解彼此的氣質類型或者性格特質,做到知己知彼,才不會發(fā)生“對牛彈琴”的事情。比如,丈夫本來就是不善于表達的人,每次“講理”時妻子都會占上風。一旦出現矛盾,你一定要他說出個理由和所以然來,你覺的可能嗎?
2、先情緒,后問題。這是一個心理學常識。當溝通出現問題、情緒受影響時,就一定要停止,不要再去說了。因為有了情緒后,人理性的大腦會停止工作,對解決問題絲毫沒有幫助,反而容易傷人。
一旦對方有了情緒,聰明的女人和男人應該先審視自己的狀態(tài),如果愿意去哄對方,那就先哄哄,等沒有負面情緒了再說事;如果自己根本沒情緒哄對方,不如告訴他:“現在我們都有情緒,先不說這個了,冷靜后再說吧。”然后離開“事發(fā)現場”。做這點時一定要注意,告訴對方是表達尊重,不能什么都不說扭身走掉,這會讓對方更加生氣,甚至不肯罷休。
同時,這也是成熟人的自我護意識。人在情緒狀態(tài)下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很多的悲劇包括這個主人公的悲劇都是發(fā)生在這樣的時候。溝通中有情緒了,要馬上停止,這也是對自己的保護,千萬不要有什么“太沒自尊了!”、“這表明我妥協了!”之類幼稚的想法,如果你不依不饒,放縱自己的負面情緒,做情緒的“奴隸”,最終只能導致“傷害”發(fā)生。
3、一旦夫妻二人有了寶寶,仍然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表達感情。一定要說出來,無論是你的感激、還是你的關心,不要想當然的認為對方知道,這是“歧途”。直接向對方表達!感情的經營與積累,會成為你們有壓力、有矛盾時的一種資源,幫助你們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