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來,讓孩子晚一天吃到他想要的蛋糕、想喝的果汁;遲一個星期得到他渴望的玩具熊或電動小火車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卻和孩子性格養(yǎng)成的大事直接掛鉤。
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能學會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為自己的要求被拒絕或暫時被拒絕而“大動干戈”,將來也能抵擋得住眼前小利的誘惑,權(quán)衡怎樣做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好處,并能有意識地調(diào)節(jié)和支配自己。
前面例子中的夢夢就是會掂量輕重的孩子,她憑自己一會兒的等待,多得到一張小貼片,而這種品質(zhì)如果能延續(xù)到上學或工作以后,其等待的耐心就可以使她獲得更多的“財富”。
拖延從一分鐘開始
第一,“等待”必修課0歲開
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聽到寶寶哭時自己先沉住氣,趁勢和他說說話,告訴孩子你正在做什么,等一分鐘媽媽就會過來陪他,寶寶能從媽媽熟悉的聲音中得到安慰、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如果這時孩子仍舊哭,索性就讓他哭上一兩分鐘,這有助于打磨他的耐心。適度的哭還能增加肺活量,對孩子的健康很有好處。等你把自己手里的事告一段落再看看他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讓大人抱了。如此操練一段時間,寶寶對“延遲呼應(yīng)”的態(tài)度就會從“憤怒”變?yōu)槠胶土。到孩?0個月左右能稍稍聽懂一點話時,他有一些要求,比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什么吃的,父母可以遲一會兒給他,或?qū)λf那樣東西燙,等涼了再吃。
也許父母會問:寶寶最初的反應(yīng)比較激烈怎么辦?
其實,這是小寶寶和父母進行心理較量的必經(jīng)階段,他巴不得用哭聲將你三步并作兩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終將也能扛得住,并接受等待。
第二,點滴瑣事當幫手
生活小事鑄就孩子的高素質(zhì),使之在平素的日積月累中慢慢懂得還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學會善解人意、習慣于等待。比如,孩子要求和媽媽一起拼圖,此時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我有個重要電話要打,等打完電話再跟你玩好不好?”如果孩子不肯,你可先肯定孩子: “要是把重要的事耽誤了,媽媽會著急的,你是懂事的寶寶,你愿意讓媽媽著急嗎?”“不愿意。” “那你就等媽媽一會兒,好嗎?”孩子一般會答應(yīng)的。而如果四歲的孩子將玩具散落一地提出到外面玩,你可以答應(yīng)他的請求,但前提是讓他把玩具放回原處。
面對誘惑控制自己,也是孩子必須掌握的本領(lǐng)之一?吹奖淅锏谋苛,孩子嚷嚷著要吃,但此時他正咳嗽、嗓子疼。父母可給孩子解釋:“你現(xiàn)在正病著,吃了嗓子就說不出話來了,等過幾天好了給你吃。”“我就吃一點點。” “吃一點你的嗓子也會比現(xiàn)在厲害,還得吃更多的藥,等好了,可以給你吃一個蛋筒。”孩子會權(quán)衡利弊,選擇吃一個蛋筒。
第三,當忍則忍
能不能夠忍耐和長時間地等待,是孩子自制力強與弱的一種表現(xiàn),因為生活中并非事事都遂人愿。培養(yǎng)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