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又舉起了他的右手。
“老師,我長大了相當科學家。”趙建良的再次發(fā)言,打破了安靜的局面。
“那你研究什么呢?”因為剛才他已經(jīng)談到了他的理想,我本以為他不會再舉手了,便好奇地問。
“我想制造一臺蓋房的機器。”說話的同時,眼淚也順著臉頰流了出來,繼而竟哭出了聲音。
“蓋房的機器?為什么要研究蓋房的機器呢?”我和全班同學一樣有點不知所措,當然主要還是沒想出來他的原因。
“因為我爸爸是個蓋房的,他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走,到天黑了才能回來。他太累了,我想研究出這臺機器后,他就可以一摁按鈕就能把房蓋好了。不用這么累了”唏噓地回答完后趴到課桌上又哭了起來。
后來我了解到,他還有一個有間歇性精神病的媽媽,姐姐和他的學費全靠父親在村上的建筑隊(農(nóng)村專門給別人家蓋房的打工隊伍)里給人家蓋房掙錢來供應。有時一天要用簡易的“小土車”推上2000塊磚,才能完成任務,因為第二天他要晚來一會,到地里去給棉花打藥,所以必須把明天別人要用的磚提前推好。
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六年了,當時情景我還記憶憂新。那時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收的尾,怎么下的課。當科學家,制造蓋房的機器。每當回憶起這臺蓋房的機器時,我就會想到我們自己,畢業(yè)工作了、娶妻生子了、升官發(fā)財了……我們是否還能記起曾經(jīng)為我們辛勞半輩子甚至一輩子的父母呢?我們的生活改變了,他們呢?我們應不應該也為我們的父母發(fā)明一點什么呢?是吃上就什么病也不長的神藥,是帶上后看見什么都高興的眼鏡,還是別的什么……
--------------------------------------------------------------------------------
昊溜溜:
看了后很慚愧。。。
--------------------------------------------------------------------------------
尋夢園:
沉思。。。
--------------------------------------------------------------------------------
kittymonkey2004:
看后更增加了我的負疚感,我們該做些什么?
--------------------------------------------------------------------------------
辰辰的媽咪:
我想父母聽到這樣的話已是極大的滿足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參與此話題精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