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是個心理咨詢節(jié)目,她本來是為了兒子的問題去的,結果卻成了她自己的問題。這是一個關于她和她媽媽之間的服從、配合和掙扎的癥結。我真佩服那個馬來西亞的華人心理咨詢師,給子頎媽媽現(xiàn)場催眠治療!應該是比較隱私的東西,所以我也很佩服子頎媽媽的勇氣。
我開始不敢相信臺上坐著的那個就是我們的子頎媽媽,因為化了妝的緣故,還特意把相機里的照片拿出來對照。不過看見子頎我就肯定了。
我們后來在討論,說她以為是孩子的問題,孩子不好,其實是媽媽有心里陰影。小妖在旁邊插話,就是子頎不好,他那天不給我玩那個火箭!連上學的小女孩問他要都不給!還挺記仇的!
--------------------------------------------------------------------------------
然媽:
我也看到了,還在想是不是好網(wǎng)的子頎媽媽,呵呵,真的是呢。
可惜我只看了一部分就要哄然然睡覺咯。
子頎是個很大方的小帥哥呢,對著鏡頭表現(xiàn)的很自如。很是納悶的是,為什么子頎在幼兒園會對著門口坐到下午呢?
--------------------------------------------------------------------------------
豬豬媽咪:
呵呵,我看到了節(jié)目介紹,真的是子頎媽媽。
--------------------------------------------------------------------------------
Tanya娘:
嘿嘿,真有勇氣呢,可以直面孩子的教育問題啊。
--------------------------------------------------------------------------------
子頎媽:
就是我呀,太緊張了。是子頎建議我上節(jié)目的,他之前跟我一起看《夜話》,我有時會跟著流淚,子頎說是教育媽媽的節(jié)目,我說是解決問題的節(jié)目,后來有一天,他說我們要不要上去解決一下我兇的問題,還問我要不要錢。我征得他的同意后就給電視臺打了電話,幾天后導演見了我們,談了十來多分鐘,一周后就去拍。
我是知道自己有問題才去的,是子頎給了我勇氣。
小妖媽,我應該沒被催眠,我一直是很清醒的。我和子頎都覺得心理專家挺親切的,子頎最大的收獲是:心理專家說了,哭是可以的。
我是從心里感謝子頎引領我成長的。借用一句話:“兒童是成人之父”。
--------------------------------------------------------------------------------
blueberry:
我很佩服你可以當眾講出自己和媽媽的關系。因為我跟我媽媽也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相互影響,其實是她給我們姐妹的影響是我不想給我女兒的。試圖改變,但是很難逾越。
--------------------------------------------------------------------------------
子頎媽: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