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面對一個競爭或者比賽,現(xiàn)在的話就是要PK,但是對手卻很強大,明知自己不是她對手的情況下,你是會主動退出比賽還是最后一博,然后悲壯地失?
故事教導我們說,人生能有幾回博,不博怎么知道沒有機會?如龜兔賽跑。
放棄,意味著,你直接接受對方是勝者的事實。
悲壯,意味著,我不服,但我無能為力了。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當孩子面對強手的時候,或者不公平競爭的時候,我們該教育他,用正常的心態(tài)面對不公正,用平靜的心態(tài)接受不公平的結果,還是該教他,哪怕頭破血流也要試一下,因為努力了而沒有遺憾?
我們挑戰(zhàn)的是自己,還是對手?
失敗的英雄,和平庸的凡人,我們選擇哪一個?
無論我們選擇哪一個,凡人中,總有英雄出現(xiàn)。
但在生活中,比如孩子面對一個大孩子欺負的時候,你愿意孩子和他打一架,還是讓孩子委屈求全,討好他或者躲著他?
成人的世界,不公平,更多。成長了的我們可以影響我們的孩子:當處與弱者的地位的時候,如何去面對不公平;當我們轉換成為強者的時候,是不是也會用不公正去贏取利益?
--------------------------------------------------------------------------------
幻游人生:
我傾向于
勇敢的平凡人~~
嘗試過后,平靜的接受結果,無論勝是敗
--------------------------------------------------------------------------------
果媽媽:
兩歲的果果,面對5歲半的牛牛,想當然的是弱者。
可是,果果的不屈不撓,常常讓他成為最后的成功者。
我支持的是,即使會失敗,也要付出絕對的努力。
參與此話題精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