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寶寶楊澤夫,英文名Clive(父母取的) 或Frank(夏恩英語的外籍老師取的)。他生性膽量偏小,害怕小老鼠,不敢靠近上海外灘近水的欄桿;喜歡大卡車、驚嘆大吊車和推土車,而“瞧不起”小汽車;他對新鮮事物都很好奇,愛動腦子,卻總是不能單刀直入,需要一段適應時間;自尊心強,有點經(jīng)不起批評,哭起來比較認真、傷心,令人揪心,平素里性格較為剛烈(媽媽說他象爸爸一樣大男子主義),而此時又似乎顯得柔弱了一些。因此,我們覺得我們有必要為孩子變化氣質(zhì)創(chuàng)造一點條件。
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創(chuàng)造一個孩子,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天才。創(chuàng)造孩子,環(huán)境尤其重要,而一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是發(fā)掘天才的沃土。楊澤夫在最初的幼兒園時,作為家長,我們發(fā)現(xiàn),從園長到班級里的老師,他們的微笑是那么吝嗇;“孟母三遷”我們決定為澤夫一遷,選擇一種新氛圍——于是我們來到了楊浦區(qū)五角場幼稚園。一年多的時間足以證明,從卜老師、毛老師到蔡老師日復一日不厭其煩的微笑中,從她們對每一個小朋友親熱地直呼其名之中,我們感受到了希望和力量,覺得欣慰。
從孩子自己身上,我們也強烈地與他一起體會到了一種新的快樂。有一次,我晚了些時間接他回家,他帶我上樓去拿衣服,在空蕩蕩的教室里,他滿懷豪情地對我說了一句這樣的話:“爸爸,你看,我們的教室漂亮嗎!”,這不是一個提問,而是一種健康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一種幸福溢于言表。04—05年寒假過后,當新學期來臨之前,寶寶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他要好的許多小朋友和老師,我想,他有一個渴望,一個與過去不同的渴望……
我兒澤夫聰慧而又自由不羈,具有農(nóng)村廣袤原野里帶來的一點悟性加野性。在我們看來,這是難得的天賦的種子,是未來有所創(chuàng)意的源泉,關(guān)鍵在于苛護與正確的誘導,而我們和我們的環(huán)境往往缺乏的就是這樣一種素養(yǎng)。天才并非所指天生就擁有所有才華,而是指每一個小孩都像是一張“白紙”,人人具有平等而又各具特色的東西,我們只能在他前進的每一步不做妨礙其發(fā)展而又能保證它一直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對人才和可能之天才,我以為需要不拘一格,甚至別出心裁,注重歷程,而不是還未實現(xiàn)的結(jié)局,所以,我們?yōu)樾『⑦x擇了舞蹈課程;當寶寶在用右手的同時,也用左手拿筷子吃飯的時候,我們感到的是詫異加高興,從不是予以嚴厲的“糾正”。
經(jīng)過長期而細致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在我們孩子的身上有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譬如他有與生俱來的真假善惡美丑的辨別能力,他不喜歡別人騙他,富有同情心,而對電視里面的“美女”有其孩童的獨俱慧眼。一次,他看見媽媽從超市里買來的昂刺魚被放到水里還是活的,他便說“這是我的魚,你不能把它殺了。”晚上吃飯的時候,他看見了飯桌上的昂刺魚,急忙跑到廚房里看個究竟,回來時腳步沉重,他真的流淚了,然后對媽媽說:“你把它殺了,它多可憐呀!”然后一直悶悶不樂的樣子,我想我們是傷害了一顆童真的心,這是我們需要經(jīng)常性反思和檢討的地方。
小兒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動手,甚至支配爸爸媽媽,給我們分配任務。我們也就因勢利導,給他一些勞動的機會,讓他在自己樂意做可以做的家庭勞動中獲得重要感,在勞動中培養(yǎng)責任心與成就感。
好問近思、觀察細致、喜好模仿是澤夫的又一些特點,這里面無不浸透了老師的一言一行。在家中,他居然學起了做老師,拿燙衣板做黑板,鉛筆做粉筆兼教鞭,要求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