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就是俗話中所說的“碰釘子”。《心理學大辭典》對挫折是這樣解釋的:“挫折是個體在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干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xiàn)、需要不能滿足的情緒狀態(tài)。”挫折是人生路上經(jīng)常會遇見的。所謂“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挫折是一種客觀事實;但是因為遭受挫折而引發(fā)了不同的感受則是每個人心理的主觀體驗。也就是說,同樣都是遭受挫折,但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采取不同的行動,造成不同的結果。
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能量,一個面對挫折、打擊能夠自己調適、奮起,不斷積極地尋找幸福的內心的能量。否則,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后會因不適應激烈競爭和復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
挫折教育不僅包括吃苦教育,還包括生存教育、心理教育,旨在提高孩子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核心是培養(yǎng)孩子一種內在的自信和樂觀。因此,可以說,挫折教育關乎孩子的終生幸福。那么,讓我們來一起探討怎么培養(yǎng)孩子的具體辦法吧!時間有限,只講講開展挫折教育的6個細節(jié)。
舉例子幼兒園操場上,正在等著接孩子的家長們在聊天。一位父親向大家訴說他的苦惱:兒子越來越難帶了,想到什么就得馬上得到。昨天晚上,非要去看大象,怎么哄都不行,害得全家人半夜開車帶他出去,看到動物園的門確實關著才撅著嘴回來。爸爸媽媽今天上班都沒精打采的。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小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大人造成的。這位苦惱的父親如果不改變教養(yǎng)方式,更大的苦惱還在后面。
細節(jié)一、延遲滿足,增強孩子的自控力,讓孩子的幸福感延長美國心理學家瓦特米伽爾曾對斯坦福大學幼兒園的孩子們進行過著名的糖果試驗——延遲滿足試驗。那些4歲的孩子們面臨著兩種選擇:一個大哥哥要去辦點事,如果你不愿等,立刻可以拿到糖,但只能拿一塊;如果等到他回來,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研究者經(jīng)過追蹤觀察發(fā)現(xiàn),那些耐心等待的兒童中學畢業(yè)后,在社會適應能力、自信、處理、人際關系、面對挫折、迎接挑戰(zhàn)、不輕言放棄等心理品質方面,遠遠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兒童。
人類欲望的滿足,可以分為幾種: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即時滿足、超量滿足。好的教育總是提倡“延遲滿足”和“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是愚蠢的行為,“超量滿足”則是浪費的舉動。
許多家長總是處在給孩子“即時滿足”的狀態(tài)。在心理上認為孩子小,現(xiàn)在生活又優(yōu)越,有需要一定要滿足他。例子中那位苦惱的父親就犯了總是“即時滿足”孩子的錯誤。經(jīng)常的即時滿足,對孩子是無益的,有時甚至是有害的。“即時滿足”的后果是:孩子性格急躁、缺乏耐心、驕橫跋扈,今后做事情容易有始無終。孩子很難感受到幸福,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孩子不會珍惜,也感受不到幸福,反而會覺得這是應該的。
事實上,那些一時沖動犯罪的人,往往都是不能克制自己瞬間膨脹的欲望。相反,那些事業(yè)有成的人,往往能夠把一個個小的欲望累積起來,成為不斷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為了孩子的長遠發(fā)展,一定多練練他的忍耐力。
在現(xiàn)實社會中,情感智力在一個人事業(yè)成功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等待是情感智力較高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適時的學會等待,有時可以使人把握更好的時機。“延遲滿足”可以從小鍛煉孩子的這種能力,從小給孩子一點點挫折感,讓他學會等待,從而讓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懂得珍惜,長大后,這種品質也會在他的生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那么應該如何進行延遲滿足訓練呢?
“大象可以去看,但必須等到周末。”
“你要的這雙鞋我會買給你的,但要等一等,到你期末考試結束后再說吧!”
"媽媽知道你餓了,但爸爸還沒回家呢。咱們等爸爸下班回來一起吃。”
進行延遲滿足訓練時的注意事項:
1. 在拒絕孩子的同時要講清原因,并要盡量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抱一抱、親一親,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解釋一下延遲的原因,比如“我們確實很抱歉,今天動物園已經(jīng)關門了。寶貝,別傷心了。周末一定去好嗎?”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非常愛他,對他的要求很重視。
2. 父母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答應孩子周末去看大象,結果又不去了,這樣孩子會認為父母不守信用。
3. 拒絕的語氣要堅決,讓孩子感受到?jīng)]有商量的余地。尤其是初次使用延遲滿足時,孩子也許會哭鬧,也許會噘嘴,也許會滿臉失望,甚至我的兒子會眼淚汪汪地看著我,懇求我……對哭鬧的孩子,父母要想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但一定不要中途妥協(xié),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哭鬧是不起作用的。大人可以在孩子哭鬧時假裝聽不見,該做什么做什么,孩子看沒人理他,自會覺得沒趣而停止哭鬧的。對待孩子的淚眼要硬起心腸。
4. 對嬌慣得比較厲害的孩子,最初最好讓他等待的時間短一點,逐漸延長等待期,讓訓練的難度逐漸加大,孩子比較好接受。
孩子做得好時,要給予表揚,比如親一親,獎勵一塊棒棒糖等等。
5. 不必所有的事情都延時滿足,父母要對寶寶提出的要求加以判斷,決定哪個能馬上滿足,哪個需要再等等,哪個根本就不能滿足。延遲滿足與即時滿足、適當不滿足靈活應用。
6. 能否成功地實現(xiàn)延遲滿足,全體家庭成員的團結一致至關重要。如果爸爸媽媽決定延遲滿足,爺爺奶奶卻狠不下心,孩子會察言觀色,鉆我們的空子。教育就不會起作用。
結論:讓您孩子的愿望不那么容易地得到滿足,他會更珍惜他所擁有的一切;會更好地體諒家長;會更長久地感到幸福;會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的忍耐力;也就更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否則,我們只會培養(yǎng)出一個小霸王。這個小霸王走出家門,就會覺得事事不順心、人人不順眼。長久地活在不快樂當中。
細節(jié)二、吃點小虧,教會孩子換位思考、寬厚待人一個女學生,個子很高,視力也不錯,排座位時被老師分配到最后一排,覺得不理想,想坐在前面,聽講更清楚,得到老師的幫助更方便。家長為此找老師協(xié)商,老師雖然很為難,但最終還是同意將其調換座位。事情雖然解決了,但女孩兒還是為此感到悶悶不樂,覺得老師對自己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