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也應該有節(jié)制金韻蓉心理咨詢師這么多年來,我在處理一些和爸媽鬧得很僵的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常常會聽到苦惱的孩子這么說:“你可不可以告訴他們不要再給我壓力?我知道他們很愛我,可是這樣的愛會讓我很受不了,我被他們愛得都快要窒息了! ”
乍聽孩子說出這種沒良心的話時,做爸媽的一定會很傷心,尤其是媽媽,更是會聽得眼淚汪汪、無所適從。曾經(jīng)有一位在事業(yè)上很有成就的母親,帶著已經(jīng)大專畢業(yè)的兒子來看我時,就出現(xiàn)了這個場面。
那個兒子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從小學到中學,一路念的都是市重點學校,考得上就上,考不上,花錢也得上。高中念的是市重點,可高考卻只考上了一所遠離北京幾千里的?茖W校。那里的學生都不太喜歡念書,和他在市重點高中里的學習氛圍與名校光環(huán)截然不同。他因此變得很不快樂,心里很看不起同學們,可又沒有能力和毅力復讀重考大學。
最后,3年極不快樂的大專生涯讓他生了病,除了不再愿意和爸媽說話之外,還出現(xiàn)了中等程度的強迫心理癥。
我在為他作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說心里話,同樣身為母親的我,有好幾次都氣得想拂袖而去,因為他總是看不見自己的問題,而把失敗的責任都怪罪在父母 ——尤其是媽媽——身上。他說他最氣媽媽的是拿錢幫他買進好學校,害得他都沒學會自己念書,也沒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可是,面對他這種極不負責任的狡辯,我除了從感情的角度生氣之外,其實也能從專業(yè)理智的角度明白這是問題的癥結(jié)之一,一種毫無節(jié)制的溺愛產(chǎn)生的后遺癥。 “媽媽不讓你去,都是為了你好! ”“媽媽讓你吃這個,都是為了你的健康! ” “媽媽讓你這么做,都是因為愛你! ”什么時候媽媽們可以不再說 “都是為了你! ”,而說 “那么,你喜歡什么呢”?我們不一定要完全放手讓孩子作決定,事實上我們也不可能完全放手讓孩子作決定,但我們能不能不要再扣上愛的帽子,我們只要彎下腰來,在作決定之前,花一點時間、一點耐心、一點尊重,傾聽孩子的聲音。這樣的愛就足以陪伴孩子走過風雨,也不會把他推出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