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評孩子一定要藝術請先看一位父親講的真實教子故事。
一天夜里,妻子推醒我,聲音顫抖地說:"今天派出所找過我,咱家的小三跟幾個同學在假期里偷過幾家商店。""真的?"我大吃一驚。"他們說,已找過小三和他的同學,他們也承認了。""!"我怒火中燒,真想立刻沖到小三的房間,狠狠揍他一頓。但理智讓我沒這樣做。小三剛12歲,還是個孩子,是初犯,如能通過批評教育及時正確引導,比打一頓的效果會更好。于是,我囑咐妻子:第一,在他哥哥面前只字不提,以防兄弟間發(fā)生口角時揭他的短,刺傷他的自尊心;第二,此事由你先對小三談,我暫時回避,日后找機會再跟他談;第三,對小三的批評重在正面引導,體貼他,溫暖他,切勿用冷言惡語刺激他,更不能打罵。
三天后的一個中午,我提前下班,小三也第一個放學回家。我把剛收到的一份《法制報》遞給他,上面登有一段關于"少年犯"的文章。等他看罷,我趁熱打鐵,從一條小蟲毀了一條大船談起,談到盜竊者的心理,今天偷一元,明天想偷十元,日后就會犯更大的錯誤……小三聽得很認真,不斷點頭,但這次我未提及他的事。
10天后,派出所將小三盜竊揮霍掉的東西折款245元,責令退賠。從妻子那里得知,小三為此很著急。因為他清楚去年家里已經欠下一筆債,目前家里也沒有多余的錢,他怎能不著急呢?我認為跟小三直接面談的時候到了。晚上,我單獨和他直截了當?shù)靥崞鸫耸,先講了如何做人、遵紀守法的道理,最后說:"盡管咱家很困難,但這245元,就是借,也要替你賠上。但有兩條你必須記。阂、吸取教訓,從此堅決洗手不干;二、必須抓緊學習,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小三聽后,發(fā)自內心地哭了:"爸爸,您放心,我再也不干壞事了。"此后,小三真的變了,到了學期末,還拿回一張獎狀。
一位可親可敬的父親!真可謂教子有方?磥,批評孩子也是一門藝術。那么,這位父親的教子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第一,正面引導。
有些家長批評起孩子,張口閉口都是否定性的語言:"你真沒出息。""你真不爭氣。""你真不要臉。"……有的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如此責罵不休,真不知究竟是要把孩子往正道上引,還是往邪路上推。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抓住要害、嚴肅認真、簡明扼要地指出錯誤后,要用肯定的語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會爭氣"等,給予正確引導,指明出路。任何批評,其根本目的不僅在于抑制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激發(fā)起孩子改正錯誤的行為。那位父親不用冷言惡語刺激孩子,而是加以引導、指明出路,是十分明智的。
第二,尊重人格。
孩子有過錯,理應批評,但其人格應受到尊重。批評應對事不對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評者和批評者,人格應該平等。正是基于這一點,那位父親才能嚴肅認真又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批評可以嚴肅,甚至嚴厲,但這類似于鎮(zhèn)痛藥,用多了便失效。
第三,避免當眾批評。
有的父母誤認為當著他人的面數(shù)落一下孩子,會增強"激發(fā)"效果,殊不知,這樣做最大的弊病是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前面提到的那位父親采取單獨批評的方式,是極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