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是俄羅斯新學年開學的日子,孩子們歡呼雀躍,手捧鮮花,穿著節(jié)日新裝奔向校門,而家長們卻緊皺眉頭走向銀行取款機。對俄羅斯的學生家長們來說,要為孩子們購齊所有必備的入學物品是一筆不小的家庭開支。
記者前幾日在莫斯科的一家華人大市場里遇到了一年級小學生阿尼婭一家,父母正帶她來選購書包。再三砍價后,阿尼婭得到了一件繪有米老鼠的時尚雙肩書包,她父親則掏了九百盧布。“現(xiàn)在東西太貴了,” 阿尼婭當工程師的父親說。他沒有透露他的工資情況,只是說孩子要開學了,不管怎樣也得給她買齊上學用的東西。
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用品清單一般有四十七項,小到鋼筆、鉛筆和練習本,大到校服、鞋子等,今年要送孩子順利入學至少需要五千盧布到六千盧布,這還得是在專門的展銷會和市場購買。如果在大商場里,購買這些東西要花費七千盧布到一萬多盧布。
開學這一天給老師送鮮花本是俄羅斯的傳統(tǒng)。但對家長們來說,卻成了額外負擔,要想買束拿得出手的鮮花怎么也得三四百盧布。考慮到開學前鮮花價格上漲,不少學生家長選擇了提前預訂,這樣起碼可以便宜一點。
送孩子上學需要一筆不小的花銷,可誰知道,為了新學年,老師們的開銷也不低。
奧爾加是莫斯科一所中學的歷史老師。每年的八月份,她都會一趟趟往商店跑。
“一開學就再也沒有時間了。每天得在學校待到傍晚,回到家還要批改作業(yè),所以只有趁現(xiàn)在趕緊買點東西。”她抱怨說,“連襪褲太貴了,而且不經穿——課桌上盡是破洞,一不小心就掛破了。而褲子起碼可以穿一年。”
但是九月一日前,她不得不買套像樣的禮服——不僅要在開學第一天穿,以后在教師節(jié)和學生畢業(yè)的日子也用得著。
“我攢了整整一年的錢,湊了一萬多盧布,置辦了三套新衣,這樣在每個節(jié)日都有了行頭。還買了兩雙鞋子,一雙高跟鞋準備在開學那天穿,另一雙平底鞋平時可以穿著它站八節(jié)課”。
奧爾加說,她這幾天一共花了兩萬多盧布,除了買衣服鞋子、配眼鏡等以外,還花二百五十盧布為自己買了許多藥:治療胃病的、治頭痛腦熱的。
據悉,俄羅斯目前約有七萬所國立全日制普通中小學、一千七百多余所民辦中學和民辦專門高中。但教師待遇偏低,導致師資流失和多重兼職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