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開發(fā)問題,曾經多次向美國幼兒園教師請教“你們幼兒園用什么教材?"美國的同行在一臉驚訝之余,認真地告訴我們: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就是教材,幼兒園的環(huán)境與材料就是教材。由此我們理解了為什么美國幼兒園如此重視幼兒操作的材料,重視幼兒園的環(huán)境。在我國,在上海,開發(fā)幼兒的學具、玩具和操作材料是大有作為的。各級政府,各方面力量應形成合力,做好開發(fā)學前教育資源這篇大文章。讓我們的孩子在與豐富的學具、材料及環(huán)境互動中,更健康地成長。
第三、關于教育策略的問題。未去美國之前,總以為西方的幼兒教育是“放羊式"的,或者說是只重過程,不要結果的。這次美國之行,讓我們對美國的教育有所了解:美國的幼兒園教師對幼兒發(fā)展目標是非常清晰的,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也是比較明顯的。有時,通過材料投放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來實現(xiàn)預定目標(如,長青幼兒園老師每天早上要化1小時左右時間在幼兒來園前為孩子們準備大量的操作材料),有時通過語言點撥來指導,也有時通過并行活動等來體現(xiàn)教師的指導策略。只是這種"指導"更隱性、更自然、更體現(xiàn)尊重孩子的特點。當前,我們上海學前教育界,正在新"綱要"精神指導下,尋找解決幼兒教育問題的大策略。諸如怎樣處理好目標意識與過程意識關系?如何解決教師預設活動和幼兒生成活動之間的矛盾?還有師生互動問題、幼兒主體性問題等等。我們相信,美國的幼兒教育,對我們在尋覓幼兒教育大策略中,會有所啟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