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被虐的結論。
事實上,除了華人望子成龍聲名遠揚外,猶太家庭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同樣遭西方人議論。西方社會中的猶太社區(qū)、印度社區(qū),華人社區(qū),鄰里親友與同事間就富裕、職業(yè)、學位及孩子的成就等互相攀比,是出了名的。紐約一間收費昂貴的私立幼兒音樂學校,被父母拖著手去上課的孩子,其中40%來自華人家庭,另40%來自猶太人家庭,剩下的20%才由其他族裔平分秋色。與之相對比的是,西方社群巴望孩子將來成名成家的觀念相對較淡薄,他們并不煞費苦心地設計孩子的未來,比較注重的是孩子的自由發(fā)展。這可能與西方人不將子女看成父母的“私有財富”,要求子女高中畢業(yè)后離家開始其獨立的人生,這種強調個體的文化傳統(tǒng)密切相關。因此西方父母就不會干涉孩子上大學讀什么專業(yè),或在上不上大學的問題上違背孩子的意愿。在西方,所謂虐待子女罪不是僅指身體上的虐待,還泛指一切有礙兒童身心正常成長的行為,逼孩子讀書太狠、違背孩子的意愿等,都犯了傷害幼童精神健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