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國的特殊教育,作為中國家長首先想到肯定是Gifted & Talented(天才班),或許是 Double Accelerated(兩倍快班),甚至是Triple Accelerated(三倍快班)。但其實美國的特殊教育還有另外一類的。只是我平常并未注意到。
新學期開學前的家長信息之夜,簽了萬圣節(jié)的時候去女兒的班上幫忙。自打開學以來,盡管女兒每天回家都很高興地談論學校的事情,但說實話,但對于女兒的新班級直到今天才是親歷親見。
教室媽媽發(fā)的E-mail上說要幫忙的家長9點到學校,因為一早下雨,我擔心不好找停車的地方,于是去得稍微早了幾分鐘,一進教室,看到年青的女老師正帶著孩子們在講故事,一位老師模樣的人招呼了我,問我是不是我女兒的媽媽,當然是了,班上就我女兒一個亞洲人。然后她向介紹我她是誰,原來是女兒在家談論最多的助教。上次的家長初次見面會上沒看見她,相當不錯的人。我用眼睛快速的掃了一下教室,除了兩位老師,還有兩個穿著節(jié)日裝扮的成年人,我開始還以為是別的來幫忙的家長。
放好東西以后,問助教老師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做的,因為今天是過節(jié),所以專門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游戲性質的project。我挑了個用大頭針在畫好的南瓜圖案上扎孔的游戲。
不久后,其余兩家來幫忙的家長也前后到了,老師也跟孩子們完成了我進來時在進行的事情,于是開始做與節(jié)日有關的project。這才發(fā)現(xiàn),那兩個節(jié)日盛裝的人隨時隨地各自負責著一個孩子,無論是上廁還是做project。我看了一下她們的胸前都掛有工作的牌子,原來也是肋教。我也這才發(fā)現(xiàn),她們隨時跟隨的孩子是有點問題的,屬于智障的那種,幾乎就不可能完成那些project,甚至好象也不是特別能夠生活自理。隨后又進來了一個打份成護士模樣的肋教,帶著同樣是個智障的女孩,這一個更為嚴重,隨時隨地都看肋教給拿著一個毛巾,一會兒擦口水,一會兒招呼她坐下。
三個孩子倒都比較安靜,也不大聲吵鬧,但無論做什么都得有人在旁邊看著。
我才突然明白過來,這就是所謂的特殊教育下的老師和孩子。
記得有次跟我對面的鄰居聊天的時候,聽她說起過,她就是在中學里做特殊教育老師的,她還說起,她剛開始去的時候,因為跟她的學生還不太了解,還被學生無意識地輕微傷害過她,后來互相了解了就好了,當時沒有什么特別的印象。因為我們搬來這兒以前兒子的班上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搬來這兒后,兒子年級相對來說高了,因此家長參與班級活動的機會也比較少,所以對我來說今天還是頭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女兒回到家后,我有意跟她聊起她們班上的這幾位同學,她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反倒顯得我是大驚小怪的了,然后她指著另一個男孩告訴我,那個男孩也是有特殊老師的,也就是說一個二十個人的班上,就有四個孩子是需要特殊教育的。
我們這個學區(qū)是我們這一帶比較好的學區(qū)之一,兩所高中全美排名一百名以內,入學完全是根據(jù)居住情況就近入學的原則。
女兒的kindergarten一共有四個班,上午兩個班,下午兩個班,每個班大概二十來個孩子,女兒告訴我,上午的另一個kindergarten班上也有一個有特殊老師照顧的孩子。
兒子放學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把今天看到的事情告訴他,他的反應也很一般,說他四、五年級的班上也是有這樣的孩子,中學也有。原來在他們看來這壓根兒就不是什么特別的事情。因為他是大孩子,所以我有意問他,對這個事情的看法,他說他們也是跟我們一樣的人,只不過他們需要點特殊的幫助而以。
記得兒子剛上kindergarten的時候,學校給他安排過一個專門的英語老師,因為考慮到我們是非英語家庭,但用了沒多久就沒有用了,因為兒子一直都有上幼兒園的。后來又知道,美國的學校里有針對課程超前孩子的Gifted&Talented班,單科有double Accelerated Class甚至triple Accelerated Class,上到高中有提前選上大學的AP課程。我真是沒有想到,對需要特殊幫助的人,同樣也有專門的老師,的的確確是因材施教,根據(jù)不同的人,設置不同的教學程序。這大概就是真真的不讓一個人掉隊吧!(No Child Left Behind )
但同時我也在想,在科學已經很發(fā)達了的今天,在孩子出生以前,作父母的是完全可以知道即將出生的孩子的健康狀況的。雖然任何一個生命都是珍貴的,但我們又如何能知道一個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命的生命是愿意如此這樣生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