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寶寶搭擺積木、握筆劃一劃畫一畫、準確放手裝嵌玩具和蓋瓶蓋兒等都是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的好游戲,關(guān)鍵是孩子能否坐得住。試一試不成功立刻放棄了,看看你的示范沒把握馬上走開了,這樣的負面習慣會影響寶寶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幫助寶寶學著控制自己專心地作一些細致的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家長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找到寶寶感興趣的操作性游戲活動,給他幫忙,請他幫忙,平等的相互配合一起玩兒。
頻繁變換玩具是個得不償失的辦法,表面上把孩子留住了,實際上可能會把孩子弄得散漫了,因為對任何事物的學習都需要反復的實驗和探索,淺嘗輒止是學習習慣的大敵。吃飯的時候給寶寶玩具也是敗筆,盡管我們應(yīng)該允許孩子把吃飯當作游戲,但吃飯時只能做吃飯的游戲,挑選食物,動手抓捏,擺弄盤碗,這樣的活動都有助于激發(fā)寶寶進食的樂趣,我們能做的是讓寶寶上桌跟大人一起吃飯,教他練習自己用勺,并用家長良好的表現(xiàn)和進食的示范誘導寶寶主動模仿,等他主動要求大人幫忙的時候再伸把手也不遲。孩子坐累了想下地轉(zhuǎn)轉(zhuǎn)放松一下也是正常的表現(xiàn),不僅限制不了也不應(yīng)該,家長需要練就的本領(lǐng)是招呼和吸引寶寶重新回到飯桌上來,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填飽肚子。
凡是寶寶自己經(jīng)過努力能夠做到的事,就讓他自己嘗試嘗試,比如自己拿勺吃飯,自己擦手擦嘴等。凡是孩子能夠配合家長完成的活動,就請他幫忙,比如幫助爸爸找拖鞋、幫助爺爺拿報紙、配合媽媽穿衣服等。但寶寶自己有了具體的要求還是喜歡召喚家長伺候,只是這時候話還說不好,說不好還要急,急了還要耍賴,如果我們總是簡單的滿足他,不僅容易養(yǎng)成依賴和任性的壞習慣,還可能限制言語的發(fā)展。
這個時期是語言的集中儲備期,也是言語爆發(fā)的前期,家長平時應(yīng)該多向?qū)殞毺釂栴},問問他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家長只管適當提問就行了,而不必期望孩子一定能夠回答,只需要在寶寶注意時把正確的答案用規(guī)范的詞句告訴他,這樣不僅能幫助寶寶學習詞匯,還有助于培養(yǎng)探究和思索的好習慣。當孩子有明確的要求時,可以正八經(jīng)兒地打打岔,等待寶寶努力說出來,一旦說對了就要立刻滿足,說不出就在滿足的同時講給他聽,這也是很好的語言儲備方法。關(guān)鍵是打岔的時候不能露出破綻,這個時期的寶寶非常機敏,如果家長的招數(shù)被孩子識破那就被動了,再有就是別等把寶寶真惹急了再哄他,因為寶寶真急了就什么都聽不進去了。
盡管寶寶喜歡自主活動,但他還特別需要家長的陪伴,自己一個人玩兒的時候,還非得家長在一旁觀看,如果家長長時間離開,他會感到焦慮和恐懼,會感到做什么都不安全。說起來,其實這個階段家長能把心放寬,對寶寶再攀高峰也是一種重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