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要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就要增強幼兒的耐挫力和教給補償?shù)霓k法。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風順,怎樣評價自己,怎樣對待失敗,不同態(tài)度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正確分析孩子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遇到困難與挫折時,應珍視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正確對待不足和失敗,要讓幼兒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只有不斷戰(zhàn)勝困難的人,才能進步。所以我適當開展一些有益于自信心形成的活動。比如語言活動中 誰的本領大 的故事,使幼兒知道長頸鹿和猴子各有長處,并知道自己有長處。別人也有長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互相幫助。我們讓自信心弱的幼兒多談自己的長處,自信心強的幼兒多談別人的長處;音樂活動 我有一雙靈巧的手 ,讓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唱唱自己的一雙手,稱贊自己靈巧的手會干些什么,每個幼兒回家和父母討論、編好歌詞后,來唱給老師和同伴聽,其中歌詞可以表達自己的進步,有利于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五、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并從成功走想自信。
美國心理學家馬爾茲認為:絕大多數(shù)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據(jù)過去的經(jīng)驗 -- 成功與失敗,屈辱與榮耀,特別是童年時的經(jīng)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人們也常說 失敗是成功之母 ,而對幼兒來說則可能是 成功是成功之母,失敗是失敗之母 ,有過成功體驗的幼兒才有自信的本錢。所以在班上能力強的幼兒獲得成功的次數(shù)多,就顯得特別自信、樂觀,而能力弱的幼兒就顯得比較自卑、沉默。因此,我們要多為這些缺乏自信心的幼兒創(chuàng)造能夠充分表現(xiàn)自己和體驗成功快樂的機會與條件。幼兒有個體差異,我們老師可以為了讓這些幼兒獲得暫時的成功而降低對他們的要求,而且要多給他們獨立活動和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不斷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并及時給予積極的評價,比如:點頭微笑、語言夸獎、給予重任、送給紅五星、小禮物等。恰如其分地給幼兒良好行為以積極的評價與反饋,不但使幼兒體驗到了快樂和滿足,提高了他們在集體中的地位,激起繼續(xù)上進的愿望,也增進了幼兒的成功感,從而激發(fā)起他們的自信心。
六、做到家園配合。
如果只有幼兒園教師的鼓勵、表揚,而家長卻時常隨意貶斥、否定幼兒,是無法實現(xiàn)培養(yǎng)和建立幼兒自信心的。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家長這 幼兒第一位教師 的作用,及時向家長宣傳幼兒自信心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及正確的教育原則和方法。同時,經(jīng)常與缺乏自信幼兒的家長保持聯(lián)系,了解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幼兒在家等情況,并針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對家長進行指導,而且對一些好的教養(yǎng)方法可以在其他家長中予以宣傳,和家長朋友們共同探討。
總之,自信心是一種動力,推動孩子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自信心是一洲新綠,散發(fā)著勃勃生機;自信心是一面風帆,鼓動理想之舟抵達勝利的彼岸。如果家長和教師能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用因材施教的科學方法教育孩子,從小為其播下自信的種子,那么將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并能為他們今后適應社會生活,在事業(yè)上不斷開拓進取,獲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