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樹和落葉樹》
活動目標1、培養(yǎng)幼兒比較、觀察、概括的能力;2、知道樹落葉和枯黃的原因。
活動準備1、讓幼兒搜集各種樹葉;2、有關(guān)常綠和落葉樹的課件;3、常綠樹、落葉樹的樹干各一棵。
活動過程一、觀看錄像,激發(fā)幼兒興趣師: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看片中有什么?(幼兒看錄像)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許多大樹,許多黃黃的葉子,有的落到地上,還在空中飛舞)師:片中這些樹上的葉子為什么是黃顏色的?為什么都落到地上了呢?(有的小朋友說是葉子老了,還有的說是天冷了)師:我們再來看一個短片(幼兒看錄像)提問:你們又看到了什么?(皚皚白雪,綠綠的松樹)師:下雪了,天這么冷,為什么這些葉子沒有枯黃飄落呢?(短片中的景象,使幼兒形成了兩個明顯的概念:一個是落葉,一個是常綠)二、探索感知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樹葉,請你們打開看一看吧。(引導幼兒給樹葉分類)提問:你手中的樹葉有幾種也顏色?(黃色和綠色)師:請小朋友比一比兩種顏色的葉子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呢?幼兒操作得出(黃葉子面積大,綠葉子面積。⿴煟赫埿∨笥衙幻䞍煞N顏色的葉子,說說自己的感覺。幼兒通過觸摸得出:黃葉子薄薄的、軟軟的、表面粗造。綠葉子厚厚的、很堅硬、表面光滑。
三、總結(jié)點題請幼兒觀看短片,再現(xiàn)樹葉飄落的景象,并告訴幼兒:像這些秋天到來樹葉飄落的大樹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落葉樹。像松樹、柏樹這些樹葉常年綠綠的大樹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常綠樹。
四、師幼互動、做《樹葉找家》游戲1、教師出示一棵落葉樹的樹干,模仿落葉樹媽媽的口吻說:“我是一位樹媽媽,我的樹葉寶寶又大又薄,表面沒有蠟質(zhì),秋天到來時空氣干燥,只能喝到很少的水。樹葉寶寶慢慢枯黃,北風一吹就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了。小朋友你能幫我找到樹葉寶寶嗎?音樂響起,幼兒把落葉樹的樹葉放在落葉樹上。
2、老師出示一棵常綠樹的樹干,模仿常綠樹媽媽的口吻說:“我也是一位樹媽媽,我的樹葉寶寶像針一樣尖細,上面有一層蠟一樣的東西,保護著樹葉中的水分。寶寶不怕太陽曬,也不怕被風吹。一年四季都是綠油油的。小朋友你能幫我找到樹葉寶寶嗎?音樂再次響起,幼兒把的常綠樹的葉子放在常綠樹上。
反思:
活動過程中,幼兒通過回憶,加上老師的針對性提問和幼兒零距離觀察樹葉,很快掌握了“落葉”和“常青”兩個概念,認識了落葉樹和常青樹,發(fā)現(xiàn)了常青樹和落葉樹的不同點。
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正是秋天與冬天的交接的季節(jié)!明顯的秋天我們已經(jīng)感受不到了,那更不用說對生活已有經(jīng)驗不足的孩子們了。所以,就選了此次的教學活動。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的環(huán)境中,公園里,馬路上等等,雖然樹很多,但是對于一些常綠樹和落葉樹卻是很少見了。
在秋天,還有在寒冷的冬天時,公園里,馬路邊,到處還是生機盎然的場景,所以導致了孩子們的腦袋中,沒有常綠樹和落葉樹的概念了,秋天時,也不見樹葉從樹上飄下來,通過這個教學活動,讓孩子們觀察各種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圖片,讓孩子們?nèi)チ私、去知道各種各樣的樹還是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的。
活動中,我給孩子們講解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概念,常綠樹和落葉樹的樹葉的區(qū)別,最后通過一個故事,然后再經(jīng)過老師的提問與小結(jié),孩子們知道了為什么會有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區(qū)分,還有常綠樹與落葉樹樹葉的區(qū)別,怎樣的樹是常綠樹,怎樣的樹是落葉樹。
通過活動,幼兒懂得了區(qū)分各種常綠樹和落葉樹,并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樹葉進行區(qū)分;顒又形也杉舜罅康臉淙~讓孩子們自己來發(fā)現(xiàn)異同點,對此,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一組的孩子聚在一起,一邊討論一邊觀察。而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我覺得就是圖片的加設(shè),如果能加入更多春秋樹的區(qū)別圖,可能效果會更好,F(xiàn)在季節(jié)的不明確,樹木區(qū)別不大,孩子自己搜集的葉子來觀察,給孩子們區(qū)分常綠樹和落葉樹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如果能更清楚的歸類,單從葉子的顏色上,就能很快的進行區(qū)分。以后,我會更加注意這些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