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論應當怎樣借鑒?
多元智能理論應當怎樣借鑒? 自多元智能理論被譯介到國內(nèi)后,其對教育模式、教學方法和教育評價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人們有目共睹。已立項3年的中國教育學會“十五”重點課題——“借鑒多元智能理論,開發(fā)學生潛能的實踐研究”,對如何借鑒多元智能理論、促進其本土化,更好地服務于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等問題,進行了積極探索。課題組在研究中的若干體會和發(fā)現(xiàn),對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不同學段需解決不同問題
“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學段需要解決的教學問題區(qū)別很大。”課題主持人之一、北京教育學院教授梅汝莉說,多元智能理論在三個學段分別有三個重要的實驗,我們可以借鑒。例如,學前和小學是“多彩光譜項目”,它啟示我們?nèi)绾握故緦W生的天賦、為學生多方面智能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這正適應了我國在小學減負“松綁”之后的需要,可以促進我國小學質(zhì)量的提高。
再如,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進行了“學校實用智能研究”,旨在解決學生如何有效學習的問題。初中是我國義務教育的“出口”,如何降低輟學率,是保證九年義務教育實施的關鍵所在。當前我國初中輟學率居高不下,與學生“厭學”直接有關。借鑒“學校實用智能研究”成果,可以改進我們的初中教學,解決學生“厭學”問題,這已經(jīng)在課題組的某些學校取得了初步成效。
至于高中,多元智能理論實驗的則是“藝術推進項目”,其中關于研究性專題作業(yè)、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結合等問題的研究,與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思路十分接近。特別是多元智能的問題解決教學,對深化理解程序性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有獨特的作用。
警惕走入誤區(qū)
對于借鑒多元智能理論容易走入的誤區(qū),課題組負責人大致列舉了如下幾種情況:
多元智能理論倡導多元情境化的教學,在實踐中容易走入的誤區(qū)之一是搞“花架子”。多元情境化的教學方法,并不是多元智能理論所首創(chuàng),長期以來老師們多用來“激情、激趣”。
而多元智能理論在此基礎上又賦予它新的功能:其一是為因材施教服務,適應不同智能類型學生的學習風格;其二是為深刻理解而教,多元智能理論創(chuàng)始人加德納認為,任何一個重要的復雜的概念都可以運用多種方式來理解和表達,多元情境化的教學恰恰是為深刻理解這些重要的復雜的概念服務的。對多元情境化教學功能的重新定位,有助于避免走入誤區(qū),造成“種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苗”的后果,把“樂玩”誤當“樂學”。
在實踐中容易走入的誤區(qū)之二是將“會學”與“學會”相對立。在貫徹素質(zhì)教育的初級階段,在我國教育界曾經(jīng)流傳一句話:從“學會”轉(zhuǎn)變?yōu)椤皶䦟W”。但是,這二者絕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需要由一端轉(zhuǎn)向另一端。多元智能理論強調(diào)教學必須關注學生“如何思考”,也就是“會學”。但是,它所謂的“會學”的標準是能夠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這不就是“學會”了嗎?這一理論將“會學”與“學會”辯證地統(tǒng)一起來了,值得我們借鑒。
在實踐中容易走入的誤區(qū)之三是將研究性學習的優(yōu)越性絕對化。加德納曾經(jīng)倡導研究性學習。但是,他在強調(diào)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價值之后,卻語重心長地告誡人們:沒有任何醫(yī)治教育百病的靈丹妙藥,也沒有通向知識天堂的陽光大道。有的知識需要背誦,那就應該背誦,有的知識需要計算,那就應該計算,如此等等。他認為各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教學方法應該是多元的,而不要用一種方法來覆蓋全部教學過程。當前,對我們來說,在倡導研究性學習的同時,也不應該用它完全取代接受性學習。
正確借鑒 任重道遠
有學者曾批評我國臺灣地區(qū)對多元智能缺乏“拿來主義”的態(tài)度形成的一些后遺癥。后遺癥之一,就是“誤把動作當智能”,教學活動只要是動用了圖畫就是空間智能,用腿跳了一下,就是肢體運作智能,活動中有背景音樂就成了音樂智能;后遺癥之二,“以不變應萬變”。一位老師,聽到了多元智能的名詞,知道有八大智能,就什么也不改地自認早已是多元智能老師。結果,許多表面化的“非多元智能教學”就出臺了。說明借鑒多元智能理論并非易事,它既需要認真理解該理論的真諦,又需要從中國的教育實際出發(fā)進行實踐和發(fā)展。既不能扭曲多元智能理論,又不能照搬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評價,它倡導真實性評價,從教育理念上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但是,如何有效地操作,仍然是一個尚待探索的問題。多元智能理論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使其“多元智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但是,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制度有較大的差異,像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教學班額很大的教育現(xiàn)狀,要真正實施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學,談何容易!文化與國情的差異,就使得多元智能理論在我國需要走不同的道路。雖然我國的教學改革一直在進行,但嚴格地說,我國中小學校課堂教學的面貌還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梅汝莉坦言:“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還處在介紹的階段,各地的實驗狀況很不平衡,需要從我國教育實際出發(fā)研究的具體問題還很多?傊_借鑒多元智能理論的研究,可謂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