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折紙的這種基本特征,特別是在教幼兒折紙的時候,與其教給其折疊,不如讓他從開始的第一折起學好。平時在教孩子折紙時,多半是我們每折疊一下,孩子照貓畫虎地折一下。采取這種方式,或許能讓孩子很快掌握折疊方法,但這樣就不會讓他體會到自己發(fā)明折疊方法的樂趣了。因此,應先把已折疊好的成品拿到孩子面前,讓他按著順序一折一折地打開,從中找出是到底是按著什么順序才折成的。然后,讓他一點點去摸索,大人要多鼓勵,讓孩子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千萬不可笑話孩子的“四不象”!
四、注重個別指導幼兒之間由于種種原因,存在著一些差異。對于折紙活動中能力稍落后的幼兒,教師要對他們進行個別指導,也可以讓折得好的幼兒給他們當老師,對他們始終給予信任,寬容之心,關心,愛護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并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使每位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獲得共同發(fā)展。當然,對于小部分接受較慢的孩子,我則請邊上的朋友去教,以生生互動的形式,使每位幼兒都獲得成功。“有了成功的體驗,才能幫助孩子積累更強的自信心。”這是教育的非常重要的原則。
五、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鼓勵幼兒不模仿別人,也不重復折自己過去折過的東西。幼兒就會利用眼前的東西進行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如:幼兒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對角折、成了三角形,又用一張長方形的紙,卷了一個紙棒,粘在三角形的下面成了一把傘;用正方形的紙折的滑梯;用正方形的紙折的簸箕等。當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出新的作品時,教師要把他的作品拿給大家看,并給予表揚和支持。
六、展示幼兒作品每次作品完成后,教師要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在活動室四周,每位幼兒一個空間。幼兒作品中有優(yōu)秀的,也有差一些的,教師讓每位幼兒都把作品展示出來,讓幼兒之間相互評價,做的好的幼兒會“更上一層樓”,做的不太好的,教師要多做鼓勵,幫助他以后做的更好。這樣不僅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不受傷害,而且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和對折紙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