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才能的人已成為教育中的一個重大問題。音樂活動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象及創(chuàng)造力,唱歌是音樂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幼兒較喜愛的。我覺得在唱歌活動中培養(yǎng)、扶植、激發(fā)、鼓勵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能收到好的效果。具體從以下幾方面談一談:
一、讓幼兒自己有機會為歌曲編動作邊唱邊跳是幼兒的特點,他們不但用歌聲來表達感情,更喜歡用動作加以補充。平時,我多讓幼兒觀察自 然、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得到一些啟發(fā),同時也給幼兒做一些示范動作,教會他們一些表達方法。因此,如果歌詞是很具體的,并易于用動作表現(xiàn),孩子由于已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自己常能想出一些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如《謝謝好叔叔》一歌中的“汽車喇叭嘟嘟嘟”,我班幾個小齡幼兒也很快地就用生活中曾見到的 按喇叭動作表示了。在為《種瓜》一歌編動作時,唱到“發(fā)了芽,開了花,結(jié)了個大西瓜”時,幼兒雙手做成小芽狀,身體先是蹲下,然后隨著音樂節(jié)奏緩緩起來,最后兩手上舉,做成一個圓圓的大西瓜狀,并自轉(zhuǎn)一圈,表示西瓜種子一天天長大了,終于結(jié)出了一個大西瓜。對這句歌詞所表達的情感更是深有體會,他們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開心事時,會身體后仰,雙手舉高,開心地轉(zhuǎn)圈的姿態(tài)移植了過來,逼真地表現(xiàn)出了看到結(jié)出大西瓜時的喜悅之情。最后一句“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時,身體前傾,抱一抱,歇一下,最后實在抱不下了,兩手一攤,搖搖頭,一臉既興奮又無奈的樣子,惟妙惟肖地把歌中的情景表達出來。
幼兒對自己所想出的動作特別有感情。他們在為“六一”的歌配動作時,繆海韜小朋友兩手托在下巴底下 ,小心翼翼地把兩個中指稍向下彎表示歌詞“六一”的花是香香的,并且還挺鄭重地問旁邊的夏冰燕小朋友: “我這朵花開得好嗎?它香嗎?”語氣中充滿感情,充滿想象,充分流露出對這一動作的欣賞。
二、為歌曲增編歌詞讓幼兒給熟悉的歌曲增編新的歌詞或改變部分歌詞,能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發(fā)展歌唱能力,有利于幼兒 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在農(nóng)場里》一歌中,教會幼兒幾段歌詞后,我就讓幼兒自己想出新的動物名稱并模仿它們的叫聲,把它編入歌曲中。又如《小雞小鴨》這首歌,在學(xué)完后,我就請幼兒自己想一想,還有哪些動物碰在一起了,他們一起講什么,玩什么。小朋友興致很高,一會兒想出了許多。什么“小貓、小狗,碰在一起 ,小貓喵喵喵,小狗汪汪汪,喵喵喵,汪汪汪,一同唱歌,一同跳舞”。還有“小魚螃蟹,碰在一起,小魚游呀游,螃蟹爬呀爬,游呀游,爬呀爬,一同跳舞,一同玩耍”……幼兒非常喜歡做菜場游戲,那些逼真的菜十分討人喜歡,買菜這首歌,幼兒很愛唱。這首歌中間部分歌詞 內(nèi)容為:“雞蛋圓溜溜呀,青菜綠油油呀,母雞咯咯叫呀,魚兒蹦蹦跳呀,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在教會幼兒唱這首歌后,我就問幼兒菜場里還有哪些菜,你想買什么菜呢?并根據(jù)這些菜的特征 配上動作,小朋友興致很高,回答十分踴躍,不一會兒,就編出了許多。這樣一來,幼兒把自己想買的菜唱入歌中,完全是自愿的,氣氛十分活躍,既有利于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又促進幼兒敢于獨自一人在大家面前唱歌表演。
三、自編歌曲無論在家里、幼兒園、公園里、馬路邊,我們常會看到有一些孩子在做事情或心情愉快時就會哼唱起來, 有些唱的是幼兒園里學(xué)的歌,有些是從電視里聽來的歌曲,但也有的是唱的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曲”。他們創(chuàng)作的歌不可能很完美,很可能他們所編的歌中有幾個音似乎與某首熟悉的歌相同,或是節(jié)奏類似,但這畢竟是他們自己組織加工而成的,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表現(xiàn)。
平時,在晨間活動、午睡前、課間、離園前等時間,我常有意無意地彈一些節(jié)奏簡單、旋律明朗的小曲子 ,讓幼兒多聽,使他們能積累更多的旋律,使他們生活在音樂中。每次我彈琴時,不管彈什么音樂,幼兒都會很感興趣地跟著唱!缎∷蓸洹芬魳肥俏矣脕砑闲∨笥延玫。開始時,他們是邊聽邊拍手,嘴里輕輕地哼旋律。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有一次,幼兒聽到我彈這首曲子時,忽然幾個小朋友邊拍手邊唱起來了:“小朋友,快 坐好!夏老師彈琴了,小耳朵,認真聽,快快坐好,快快坐好!”真是配得恰如其分,我很高興,還特地跟小朋友一起唱了一遍,給幼兒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