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師確定運動器具由老師來確定運動器具,主要是出現(xiàn)在練習新的玩法或新的活動器具的時候。晨間活動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它主要體現(xiàn)幼兒的參與性和探索性。因此老師在出示新的活動器具或者是提出新的玩法時,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引導、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嘗試活動,在活動中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器具和輔助材料進行身體運動的探索。如:“今天我很想知道哪些小朋友又學到了新的本領(lǐng),又學會了玩新的玩具,等集合的時候請你們告訴我。”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jù)需要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nèi)容、因材料靈活運用。”雖然晨間活動是一種非正式的教育活動,但是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滲透到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晨間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開始,開展得好,能使幼兒精神飽滿、情緒愉快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和學習。為了提高晨間活動的質(zhì)量,我們將活動內(nèi)容與幼兒興趣、環(huán)境因素以及整合課程的需要相結(jié)合,單一的形式和多樣的形式靈活運用。
二、晨間活動中教師的組織形式1、學習新器具、新技能的組織形式①教師采取集體講解示范游戲的玩法,幼兒在學會技巧后,分散自由練習,教師進行個別指導。這是集體活動和分散探索相結(jié)合的一種活動形式。如在學習球繩這一種新的器具時,老師首先介紹這種器具的名稱,接著告訴他們球繩是放在腳上玩的,最后提出活動的要求。幼兒在明確了活動目標和要求后就可以自己自由的游戲了。②教師讓幼兒自由探索,自己嘗試著找出游戲的不同玩法,然后集中講解。這一種則是先分散活動,再是集體活動的形式。如在練習拍皮球時,老師提出要求“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們來練習拍皮球,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有辦法,可以連續(xù)拍十個球。”這時孩子們拿著球都各自練習去了,差不多活動快結(jié)束的時候,老師這時集中幼兒,請那些拍得好的幼兒說說,“你是怎么拍的?你的姿勢是怎樣的?”并且可以請大家一起來學一學,以便達到共同進步。
2、對已有技能的組織形式晨間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充分活動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個性、興趣、愛好、動作、與動能力得以充分表現(xiàn),特別是孩子們已有的技能,他們是既喜歡又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對于這類活動,教師大致上可分成下面兩種形式:①對已有的技能,教師可讓幼兒先進行小組練習,然后可以是競賽性的游戲或者是表演性的游戲。如:在玩羊角球、搖搖車和踏板車的活動中,教師在提出活動要求后就讓他們自由地練習,在一定的程度以后可以組織一部分幼兒進行比賽。②在活動的難度上,教師可適當提高對幼兒活動的要求,讓幼兒自由練習,探索器具的不同玩法,然后集中學習新的游戲技能。如教師提供皮球、呼啦圈、滑板車和羊角球等四種器具,將其投放在場地的四角,幼兒自由選擇器具在指定的區(qū)角里探索新的活動玩法。為了能讓幼兒更好地探索,并且達到一定的活動量,教師要求幼兒在活動了5~10鐘以后才能轉(zhuǎn)換區(qū)域。在分區(qū)活動的這種形式下,教師可對幼兒進行各種各樣的指導,有觀察指導、幫助指導、啟迪指導和幫助指導等等,通過各種指導來發(fā)揮幼兒主動性和活動的積極性。
三、晨間活動的評價方法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活動情況,出現(xiàn)的問題,新的表現(xiàn)和玩法,引導幼兒進行討論、交流,鼓勵他們互相啟迪、示范推廣新的玩法,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亦可以指導幼兒整理活動的器材和場地,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同時通過幼兒力所能及的勞動,培養(yǎng)幼兒自我管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責任感,培養(yǎng)幼兒整理材料的技能及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幼兒,對能力強的幼兒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對能力弱的孩子要給予更多的幫助、鼓勵、信任和支持,也可動員大家一起來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