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熱愛讀書的民族。只是隨著科舉制度的出現(xiàn),讀書人的閱讀視野漸漸狹窄化了,F(xiàn)在的應試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擠兌了教師孩子讀書的空間。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我們應讓教師多讀除教材以外的優(yōu)秀書籍,以豐富自己的生命養(yǎng)分,充足自己的人生閱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加快自己的成長速度;從小為孩子營造學習的氛圍,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從幼兒園校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巧用閱讀方法及家長的參與等三個方面著手,為"悅"讀創(chuàng)造條件,塑造閱讀型教師,以閱讀促進教學,帶動師生交流,為師生的共同成長打下堅實的精神基礎,營造濃厚的校園閱讀氛圍,構(gòu)建一個溫馨的校園文化形態(tài),全面打造"書香校園"。
【關鍵詞】悅讀 成長 和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教師要從"教書匠"轉(zhuǎn)變?yōu)?quot;專家型"、"研究型"教師,并且明確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要求幼兒教師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決定了教師的讀書風氣最能影響學生和社會的風尚。只有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熱愛讀書的學生,才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才能引經(jīng)據(jù)典,妙語連珠,給孩子以知識的充實和心靈的震撼。正如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郭元祥說過:"教師作為傳播人類文化并肩負培養(yǎng)孩子優(yōu)良心智的特殊群體,實在應該不斷地讀書。不論是為了灌滿自己這桶教育之水,還是為了知識更新的需要,教師讀書具有切實而且深遠的需要。" 同時閱讀促進了孩子的發(fā)展,孩子們在閱讀中無論是人格、道德,還是理解、表達都會成長著,特別是閱讀后的表達,不再讓兒童望而生畏了,而是自然而然地由孩子們心里噴涌而出。閱讀不僅塑造了兒童88的心靈,還改變著家庭和社區(qū)的文化生態(tài),聯(lián)絡著人與人、人與社區(qū)的情感,為社區(qū)文化注入了健康的元素。
由此可見,讀書對于我們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如何讓教師、孩子喜歡閱讀,讓讀書成為他們的一種精神享受和生活方式,如何讓讀書豐盈心靈、豐厚生命底色,讓讀書伴隨著教師、孩子的成長?我們思考并探索著。
一、建立"悅讀"樂園,營造書香滿校園。
環(huán)境不再只是一種背景、一種支持,更是一種活的課程,正如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怎樣的環(huán)境就能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腹有讀書氣自華,最能致遠是書香,"書香"是一種氛圍,是一所學校的整體風貌。良好的環(huán)境就像無聲的教師,無形、深刻且影響持久。因此,我們在建設好閱覽室和班級圖書角的同時,要充分利用環(huán)境和空間,讓每一個空間都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讓每個角落都閃爍出熠熠的智慧之光。
1.從物理環(huán)境入手,在耳渲目染中享受書香氛圍。
。1)走廊文化:各種水果或卡通造型充滿童趣的板上,寫著一首首的古詩、一個個小故事或宣傳的標語,懸掛在幼兒園的樓梯邊、門廳里、心愿樹上,時不時的激勵著我們的讀書熱情。
。2)櫥窗文化:我們每兩周更換櫥窗,張貼優(yōu)秀的家教知識和經(jīng)典故事、文學作品,同時當孩子們有新的作品需要展示的時候,櫥窗就是他們做好的守護者。教師和家長每天從此經(jīng)過,或駐足誦讀,或匆匆一瞥,使人或警醒、或振奮、或激勵,在悄無聲息中感受到書香校園的氛圍。
。3)廁所文化:在每天都要去報道的地方張貼一些經(jīng)典的故事、笑話、散文等,讓職工心情愉悅,身心放松,使?jié)夂竦男@文化氛圍不留死角。
2.從心理上去呼應教師感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充實師生精神生活。
。1)廣播文化:我們在幼兒每天來園的半個小時、中午午餐和午睡前后的時間對孩子廣播閱讀,播放動聽的幼兒故事,讓孩子享受動物王國的神秘生活,幻想科學的奧秘;播放優(yōu)美的散文,讓孩子在大自然的美麗風景中暢游;播放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孩子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獎勵文化:自我們開展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在進行各類評比活動中,我們改變以往的獎勵方式,幼兒園購買了《新教育之夢》、《好命不如好習慣》、《寫在新教育的邊上》、《教育就是培養(yǎng)好習慣》、《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玫瑰與教育》、《說話到位事半功倍》等,在每本書的扉頁分別寫上了"只要行動,就有收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等讀書名句,贈送給了全體教師,這一舉措在幼兒園和教師家庭中產(chǎn)生了很好反響,必將對營造學習氛圍產(chǎn)生積級影響。
二、巧用各種閱讀方法,激發(fā)師生"悅"讀愿望。
"走進經(jīng)典,與大師為伍"是促進師生人生發(fā)展和生命成長的最好途徑。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師生在閱讀中進行高層次的知識體系建構(gòu)、順利的達到閱讀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建構(gòu)知識的過程。該理論鼓勵學習者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相關知識進行更高層次知識體系的建構(gòu)。因此,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閱讀方法,讓師生在閱讀實踐中喜歡閱讀、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積極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巧用各種閱讀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師生的閱讀愿望,享受閱讀的樂趣;變閱讀為"悅"讀,從而能夠更易于個體的閱讀風格的養(yǎng)成、豐厚生命底韻,讓師生終身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