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幼兒個別交談是了解幼兒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發(fā)展幼兒語言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等的一條重要途徑,那么怎樣才能做好與幼兒的交談呢?
1、教師要把握好時機,選擇好話題。在談話時要有靈活、機智的策略。
2、尊重幼兒的態(tài)度,要有豐富的經(jīng)驗,知識和技巧。
3、與幼兒交流首先需要教師從權威地位轉為與幼兒共同分享平等交流的地位。
4、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無拘無束,自然親切的氣氛。
有的教師說:“每天這么忙,哪有時間與幼兒個別談話。”其實,幼兒每天點心、就餐、自由活動以及入園、離園等時間都為教師個別交談提供了理想的機會。例如:離園時,由于有的家長工作忙,會來得遲一點,這時候幼兒看見其他小朋友都走了,心里有點著急,這時候教師就走上去問其中一個幼兒:"你的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幼兒回答:“是醫(yī)生”教師:“哦,你媽媽今天肯定忙,不要著急,一會兒就來了,你喜歡你媽媽嗎?”幼兒“喜歡,我媽媽可漂亮了,她打口紅,還有長長的頭發(fā)。”這時候沒有走的幼兒都站過來七嘴八舌地說“我媽媽怎么,怎么。。。。。。”一會兒家長們都來了,幼兒們高興地和教師說再見,離開了幼兒園。也就是在幼兒離園這短短的幾分鐘,一次教師預先計劃的個別交談結束了。由此例可見,個別交談不在時間長短,只要教師有此意識,機會是不少的。
個別交談不一定是教師發(fā)起的,幼兒總想把那些在他們看來很有趣的事告訴教師,談話也就成為教師與幼兒的情感交流、經(jīng)驗分享等,但無論哪種類型的交流要成功進行都要求教師耐心地傾聽,對幼兒的談話表現(xiàn)出興致勃勃的態(tài)度,讓幼兒感到“老師認為我講得很有意思”尤其當幼兒口齒不清的時候或談話內容含糊時,教師要不厭其煩地聽下去,不能中止交談,如果時間不夠了,教師要用“真想聽你講,可是打鈴了,回頭再講給我聽,好嗎?”這類談話來結束。
總之,與幼兒個別交談,對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與個別幼兒交談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為我們幼兒教師要自己在保教工作中培養(yǎng)這種能力,并在實踐中自如地運用。同時也將自身的素質推向新的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