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類型很多,我總結(jié)了一下,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是重視孩子的教育,也有時間關(guān)注孩子的家長。不管他們性格內(nèi)向還是外向,但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特別的想了解孩子在園里的情況,從比較從這方面說,這類家長是真誠的。所以對于這類家長,首先我們應該熱情在先,主動在前。不管在路上相遇時,在教室對視時,還是在談話時你都不妨主動地對他們燦爛一笑,時間一長,家長就會對老師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信任感。其次,在孩子的問題上還可以采取讓家長看孩子活動照片、交流孩子在園情況等手段促進了解,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孩子的進步,就會消除我們與家長之間的隔膜,從而增進了解,這一切都能為以后的家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我們班的華藝佳的爸爸,他不善言談,一開始不了解時,總是感覺他有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覺,但是我沒有放棄,每次主動與他談一談孩子的情況,他的話也慢慢多起來,也會主動與我交流孩子在家情況,而且對我們的工作非常支持,其中有一次我因疏忽放錯了要的位置而忘記給孩子喂藥,他也能特別理解,沒有半句埋怨,當時我心里特別的感動。
第二類就是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教師身上的家長。他們認為自己既不會教孩子學繪畫、音樂,又不懂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沒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所以抱全部希望 于 老師。這類家長也是真誠的,只是育兒觀點有偏差而已。
所以我首先讓他們轉(zhuǎn)變觀念,了解家園配合的重要。還可以建議一些教育孩子的小竅門。除此之外,我會給家長介紹一些有關(guān)育兒的書刊、雜志,請家長收看有關(guān)育兒的電視節(jié)目和上網(wǎng)查詢有關(guān)內(nèi)容等等。家長通過與幼兒互動學習,對幼兒園的工作就有了全新的認識,就能更好地給予理解和支持。最后,教師對家長的付出要給予及時的肯定。“世上沒有不愛聽好話的人,也沒有人不希望受到表揚和鼓勵。”因此,對家長的付出要給予及時的肯定,讓家長及時了解到正是他的付出、他的配合,才使孩子有了飛速的進步,并告訴家長孩子的具體情況。張明樂是一個外地小朋友,他的媽媽開學時就經(jīng)常給我說,我們什么都不懂,一切就靠老師了,他有不乖的地方,你就打他的手!我就對她說打并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我們也不會采取這種原始的辦法。同時,我讓她了解家庭對孩子發(fā)展的重要性,并把孩子的園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她,經(jīng)常詢問孩子在家的情況,并根據(jù)情況提一些可行的建議,并讓她經(jīng)常配合我們完成一些孩子的教育工作。她也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后來,明顯感覺她對自己的孩子自信多了!
第三類:工作確實繁忙沒有 時間向 老師了解孩子情況的家長。這些家長對孩子信息的了解都是間接的,信息通過老人不是內(nèi)容不詳,就是內(nèi)容不符,甚至不轉(zhuǎn)達,他們對老師的了解也是間接地。所以,對于這類家長,我們不能說他們不關(guān)心孩子,不體諒老師,我們要換位思考,主動聯(lián)系。及時我們及時用校迅通、電話、網(wǎng)絡等聯(lián)系方式與家長聯(lián)系,反饋孩子情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受老師關(guān)注的。并能及時消除家庭與幼兒園在溝通過程中的矛盾,使我們的工作更具有實效性。對孩子而言,在家中也能經(jīng) 常接到 老師來的電話,看到老師發(fā)的信息,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教師、幼兒、家長之間如此融洽的感情,更加促進了家長工作的開展。
總之,要做好家長的工作我覺得就是要真誠,要熱情在先,主動在前;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種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家園共育新天地。